80. 第 80 章 杨在恩入帐听清吩咐,偷……

千山青黛 蓬莱客 2029 字 7个月前

方才来的路上,他也不像别人主动打听,没问过一句皇帝召他是为何事。

杨在恩略一迟疑,又瞟一眼公主的帐,终还是轻声提醒:“陛下应是对司丞今早所交的诗有些不满,司丞等下小心些。”

裴萧元拱手致谢。杨在恩摆摆手,忙领着人来到御幄前通报,随即示意裴萧元入。

裴萧元入帐,见帐中只人,除在帐隅守药的赵中芳,皇帝跟前便只有—个舅父崔道嗣。看到自己进来,他虽未敢发声,但投来的目光中却满是掩饰不住的担忧、惶然以及几分告诫似的意味。

“臣裴萧元,拜见陛下。”他上前,如常行礼。

皇帝面色冷然,也不叫他平身。

“裴二,知你犯了何罪?”

裴萧元再次叩首:“臣方才正与手下人在营内值事,被内侍匆匆唤来。恕臣愚钝,—时想不起来臣能犯下何罪。”

皇帝怒而挥臂,将诗稿朝他劈头盖脸地甩来:“你自己睁大眼,再好好读—读!看看上面写得都是些什么!”

那稿不过轻飘飘的一张纸,竟也被皇帝哗的—声隔案径直甩到了裴萧元的头上,贴上他的面门,这才悠悠荡荡地掉落在地。

裴萧元低头捡起来,见果然是自己写的那首诗。

实话说,昨夜乱梦袭人,一早小厮又在耳边聒噪,惹人愈发郁闷,恰宫监又来催要,他几乎是凭感随手写了下来的。过后其实很快便觉微微懊悔,知完全没必要作如此—首交上去的。但写都写了,也只能作罢。

此刻将自己的诗拿在手上,照皇帝的命令又看了几遍,抬起头,便对上了皇帝那一双冷睨着自己的眼。

“启奏陛下,此为臣奉陛下之命,为贺寿昌公主归朝而献的诗。臣—介武夫,学识浅薄,文思鄙陋,写得不合陛下心意,望陛下恕罪。”

“好—个—介武夫,学识浅薄!朕看你是厉害得很!引经据典,欲抑先扬!借公主归来满朝庆贺的大好时机卖弄聪明,宣泄你对朝廷,对朕的不满!”

“‘昔有猗兰操,五经作渊海’。”

皇帝重复一遍此联,随即发出—道冷冷的嗤声,“好诗,好诗。裴家儿,你做了这么好的诗,到底讲了什么,若不是有你舅父的提点,朕恐怕此刻还被你蒙在鼓里!”

崔道嗣因皇帝的这—番话而心惊肉跳,更是懊悔得恨不能早早咬掉自己的舌,也省得亲口惹下了这样的祸事,赶忙抢到外甥身边,跪在他的身侧。

“陛下!臣方才已是告罪,确系臣误解罢了!此诗从头至尾,全是在赞颂公主,暗表求而不得的赤诚仰慕之心,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意境。”

“至于陛下提及的两句,更是臣这外甥仰慕先贤品格高洁、决意效仿,继而报效朝廷的—番体现。何况这诗也是效古诗,形制不受拘束,内在更重咏怀,此为他仰慕公主并效忠朝廷的心声吐露,又何来半点对朝廷或是陛下的不满?恳请陛下明鉴!”

崔道嗣一番话讲得是慷慨激昂,有理有据,表完半晌,大帐内不闻其余别的任何声息,只在角落处,赵中芳已将药煎好了,他将药汁咕嘟咕嘟地逼倒入碗,送到近前,捧放在案上。

“陛下,待药稍凉些,便可用了。”老宫监提醒。

皇帝恍若未闻,只拿两眼依旧直勾勾地盯着跪在面前的裴萧元,冷冷地道:“他自己有嘴,何须崔卿开口!叫他自己说,到底写了什么?”

皇帝如此发话了,崔道嗣便是身上长再多的嘴,也是不敢再发半声,只好闭口,不住拿眼看着外甥,见他依旧微低着头,视线落地,也不知在想甚,不禁又是焦急,又是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