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可惜这举动作用不大。

若是云若华从前听从陈昭等人的建议,防患于未然,如今倒是还有挽救的可能,可是如今早就不成了。

不过趁着这个?时?机,陈昭暗地里筹谋,总算是把她早就培养好的几个?人,安到?了空出来的位置上。再加上朝廷大出血了一笔,免除了这些动乱之地三年的税款不说,还额外?给了百姓安家银子,让他们好歹能活下去,就更利于陈昭行动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些人背后有陈昭撑腰,到?了地方后第一件事就要开仓放粮。

可惜衙门的粮库里头空空如也,都被前任官员给贪了个?精光,非但如此,当地的豪绅地主们也都纷纷抵制新官员,让这些人空有满腹豪情,却丝毫没有行动之力?。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其中一个?新官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公示了罪名,又从朝廷借了兵,把这群蛀虫连根拔起?,抄家的抄家,杀头的杀头。

至于查抄来的金银珠宝,房屋商铺,一部分上交给了国库,另一部分作为灾民救济款,分给了当地的百姓。除此之外?,大片大片收上来的良田更是派上了大用处,按着当地户籍百姓的人头划分,家家户户都能分得到?几亩良田。

如此一来,百姓手?中有了钱也有了地,就不再嚷嚷着起?义造反,都安安生生地静下心过日子去了,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

对?于云若华来说,杀几个?地主豪强就能解决麻烦,还是顺带收一笔财富到?国库,实在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所以在她的支持下,其他新上任的官员纷纷效仿,居然提前实现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设想。

第69章 和谈

夏国的内乱, 自然也给?了其他国家?可乘之机。

这些年来,南洋一?直不稳定,除了当地百姓不满殖民者的统治外, 也有夏国人在背后?煽风点火的缘故。

最开始西洋各国不知道, 但是时间久了大家?都不是傻子, 自然能感觉出来。要不是这些年他们自己内乱不休, 导致彼此?关系僵硬紧张,早就联手?打?过来了。

不过现?在,西洋内乱将停, 夏国却出了岔子, 可不就是他们动手?的机会来了。

陈昭早有预感, 但是这确实是避不开的劫难。

说实话, 若不是因为她和谢飞百般筹谋,这场战争早在二十年前便?要打?起来了。那会儿的夏国积贫积弱,工业科技近乎于?无, 对外国的了解也十分浅薄片面,若是那时候被众国联手?, 夏国无疑会遭遇一?场浩劫, 百姓定然民不聊生。

如今经过二十年的飞速发展, 虽然依旧有不足之处, 但是全力抵抗之下,也不是没有一?拼之力。

从前宁静祥和的海岸线,如今战舰密布, 炮火声此?起彼伏, 沿岸百姓早早的便?往内陆逃命去了。

打?仗拼的就是人力、物力、财力。

夏国人口自然不必说, 比西洋全部人口加起来还要多?,只是大多?数百姓以种地为生, 正儿八经的海军数量算不得很多?,所以显得军备力量不足。可再是不足,毕竟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再加上还有很多?陆军士兵为后?备,从里面挑些识水性的,倒也不难。

再加上夏国以逸待劳,而西洋各国则是从南洋或者东洋远道而来,天然就占据了主?场优势。

故此?,虽然是十几个国家?联手?,想?要从夏国这庞然大物身上撕扯下一?块肉来,可也并未落到什么好处,甚至连海岸线都难以攻克。

这边夏国朝廷海军和外敌打?得不可开交,那边陈昭也没有闲着。

她趁机在西部和南部的偏远地区,建立了许多?的根据地,这是陈昭和谢飞干惯了的活儿了,再加上谋划多?年,算得上驾轻就熟,水到渠成。

借着当地官员的掩护,陈昭用两年多?的时间,把夏国三分之一?的领土换了天地,而稳坐京都的那些上层人士还丝毫不知道,只顾着沾沾自喜于?击败了外敌。

本着天朝上国的气度,这些高?坐庙堂的人大手?一?挥,只打?算叫战败国投降认输,居然连赔偿都没怎么准备要。

陈昭听到消息之后?,险些气笑了。

打?了这么久的仗,死了多?少士兵,花费了多?少钱财弹药,多?少百姓背井离乡民不聊生,这么轻飘飘的就算了?可真是不当家?不知财米油盐贵,合着不是他们挣下的家?业,花起来不心疼啊。

怀着满腔怒火,陈昭当即就进?宫去见云若华了。

这位皇太后?这些年威仪日盛,再加上打?败了西方联军,更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听到宫人回禀,说是太傅陈昭求见,倒是收敛了些许喜色,命人传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