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在陈昭心里看来,云若华和小皇帝终有一日会反目成仇,到那一日小公主便可?顺理成章地上?位,她已经是皇帝独留的两滴血脉了。

而也?是因为小公主的存在,叫陈昭看到了女人?名正言顺掌权的机会,所以她当年?才暗地里支持了云若华。因为但凡革命必要?流血,只是少流一些还是好的,公主作为皇家血脉上?位,比柳轻眉和云若华都要?顺理成章,前提是皇室没有男丁了。

照现在的态势发展下去,云若华和小皇帝之间还会有波折。

毕竟已经尝到了权利甘美的滋味,谁会舍得放手呢,更何况小皇帝天然的身份决定?了,他?身后永远会有跟随者,母子间的这场战,日后还有得打?呢。

不过现在么,陈昭只打?算带着小公主蛰伏,等到那双方两败俱伤之际,才是小公主冒头的时候。

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战火蔓延的速度。也?远远大于陈昭的估计。趁着西洋动乱,南洋各国的殖民地起义绵延不绝,再加上?夏国在背后的支持,这战火更是难以熄灭,反而越演越烈,呈现出?不可?控制的态势。

谢飞在其中的作用,可?谓是功不可?没。

他?这些年?在鸿胪寺混得风生水起,几乎每年?都在各国之间游走出?使,把这些国家的底细摸得十分透彻,也?和南洋各国之间,很有些同病相怜之感。如今抓着机会,他?在后面出?钱出?力?,还帮忙出?谋划策,务必要?解放几个国家,打?破帝国主义在南洋的垄断态势。

而离南洋很近的东洋,最近日子也?不好过。

西方各国本着迁怒的原则,撤回了许多援助不说?,还在东洋建了几个军事基地,方便他?们各国军舰停泊修整,进行补给?。

第68章 动乱

随着南洋的战火越演越烈, 夏国底层也开始不稳定起?来。

这些年夏国的工业发展速度极快,农业方面进展也不慢,许多高产良种以及化肥农药, 都进行了推广, 按理说百姓的日子应该好过了才对?。

但是贪污腐败的问题一直存在, 一层层的搜刮之后, 农民能剩下的东西真的不多。再加上土地兼并?情况严重,老百姓手?里的良田越来越少,不少人只?能成为佃农长工, 或者背井离乡去打工, 日子过得越发艰难了。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导致夏国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陈昭想了许多办法, 但是都不起?效,她手?里能用的人还是太?少,权利也不够大。最?关键的是, 夏国虽然这些年发展了不少,但是骨子里是腐朽的, 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阶级层层相护, 真正办实事的官员太?少了。

而陈昭教出来的学生, 累计起?来也不超过千人, 其中大半是搞科研的,另外?的便?是在中央六部任职的多些,地方官员少之又少。而且人心善变, 这些年来, 大家的思想也逐渐分化, 有些更坚定了,有些却被官场腐化, 与旧友同窗分道扬镳。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昭终于相信了谢飞的话,腐肉生蛆,唯有刮骨疗伤才能根治。

一味的求稳求和,只?会?让创口越来越大,最?终病入膏肓。

所以夫妻俩深思熟虑之后,觉得还是要革命。

第一步,便?是借东风。

趁着周边各国都在动乱,而民间起?义也层出不穷,谢飞联络了一批他从前培养的人手?,也扯起?了起?义的大旗。

第二步,便?是劫富济贫。

如今乱起?来的地方,在南方沿海一带,那?处因为濒临港口,所以建起?来许多工厂。

这里本就人多地少,再加上工厂的工钱高,许多农民为了多赚点钱,便?纷纷进厂打工,更有甚者把家中良田都变卖了,此消彼长之下,农田便?进了地主的手?里。可这些日子东洋、南洋和西洋动乱不休,这些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了去处纷纷倒闭,厂里的工人们就没有了工作。

民以食为天,没有工作的工人们填不饱肚子,自然要闹起?来。

因为离着海城近,所以谢泽领了镇压刁民的旨意?。

不过在谢飞的暗示下,他倒是没有对?这些老百姓下死手?,只?是象征性地放了些空枪,把人吓跑了就不管了。至于拨下来的枪支弹药,还有军饷粮草,留足基本的量后,都被谢泽暗暗扣下来,悄悄运到?了西南山区。

那?里地广人稀,丛林广袤,藏着谢飞这些年训练的数万私兵。

这些兵可都是吃钱的大户,陈昭夫妻俩赚得钱,一多半都投进练兵和组建根据地上去了。如今有了朝廷这个?冤大头,谢飞算是狠狠地薅了一次羊毛,给自己补充了不少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