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薛太太却还是发愁:“我自然也想过此法,但是周家人……”

她停顿了片刻,才继续说道:“周家人是,是做刑事侦查的,警惕性都很强,我怕派过去调查打听的人,反而被他们套了话。”

陈昭了然的笑了笑:“这就是薛太太您当局者迷了,若是直接找周家人打听,自然容易打草惊蛇,可周家不是有下人吗?那些扫地的做饭的洗衣服的,来回出门的采买的,难不成也有这样的警惕心?只要下得起水磨工夫,再加上钱财开路,此事应该有成功的机会。”

薛太太想了想,觉得此法倒是可行,她自己真是关心则乱了。

解决了这件迫在眉睫的大事,薛太太的神色放松了好些,嗓音都带着几丝轻快:“不论周家是如何看的,这门婚事我们是不打算结了,只是我薛家金尊玉贵,千娇白宠养大的姑娘,容不得他人有丝毫的轻视怠慢。我们秋秋日后自会有良人相配,可周家如此行事,也得叫他们付出代价来,才知道世人不是都可欺辱的。”

这话里头的底气笃定,叫陈昭警了警神,暗自提醒自己,对面这位可是苏城总长夫人,不可随意处之。

薛太太不知陈昭的想法,还兀自说道:“说来还要感谢陈小姐,若不是你昨天吓唬了秋秋一通,我现在应该发愁该怎么跟她说呢,如今可倒好了,她自己哭着闹着不嫁了。我这边再拖几日,等到事实弄个清楚明白,就好随意寻个由头,告诉她亲事退了。”

听到这里,陈昭沉重的心情也放松了些,总归阴差阳错,叫薛辞秋小姑娘逃过一劫。

“薛小姐才十六岁,年轻着呢,不必急着嫁人。我从前听一个普鲁士国的洋人说过,女孩子最好是二十岁再嫁人,二十二三岁生孩子,那样对母亲的身体好。”

薛太太起了兴致,问道:“洋人还有这个说法?咱们夏国女子十五岁及笄后就能嫁人了,现在虽然是新政府了,但是拖到二十岁还不成亲的也不多。”

陈昭点点头,趁机科普:“据说是因为女子年龄小的时候,身体发育不完全,若是结婚生子,骨盆太小不好打开,极容易难产。”

薛太太闻言失了神,好大一会儿才怅然道:“原来,原来是这个缘故!我姐姐她当年就是难产,那时候她才十六岁,正值新婚呢,却撒手而去,一尸两命,叫我们一家人……”

她说着红了眼圈,至今还在为姐姐当年的离去难过。

如今看来,那不是天灾也不是人祸,居然是因为愚昧无知,才导致了那样的惨剧。

“我姐夫他,他和姐姐是青梅竹马,两人感情十分深厚,直到现在二十多年了,还一直耿耿于怀,觉得是他没有照顾好我姐姐。”薛太太低声叹气,口中絮叨着,“刚满四十岁的人,头发已经全白了,从前也是个爱玩爱闹的性子啊,如今日日在旧书堆里窝着,半个月都不出门的一次的。”

薛太太重重的吐了口气:“我得去洋人开的医院里头好好问问,到底是不是这样,若是真的,姐夫也该走出自责,好好做他的青山先生!而父亲和母亲,也不必为了姐姐和姐夫的往事,这么大把年纪还忧心不已,没个安生。”

她越说越激动,放下一叠外币,起身道:“陈小姐,此次多谢你了,明儿晚上你来家中吃饭,我们再好生说话。”

说完,没等陈昭回话,她就哒哒哒的下楼去了。

陈昭现在也没有回话的精力,青山先生!薛辞秋!周子恒!薛总长薛云亭!

这几个人名串联在一起,她终于想起在哪里出现过了,居然还真的穿书了!

这是她加班前拿来打发时间的一本网络小说,写的是一对留学归来的恋人,努力冲破家庭封锁,联手对抗包办婚姻,最后成功携手,但是又双双在抵御外敌入侵之时,战死报国的故事。

里头的男主,赫然便叫周子恒,而薛辞秋就是他那媒妁之言娶来的恶毒原配。

薛云亭在故事里,是为了帮妹妹出气,投靠了外国人的走狗,最后被男女主用计反杀了。而青山先生,则是薛云亭夫人请出山的高人,却没有半分隐士的淡然超脱,出手狠辣至极。最后踩了女主的底线,也被女主巧施妙计,搞得身败名裂,最后自杀而亡。

在那本书里头,薛辞秋是刁蛮任性,跋扈嚣张的大小姐,明知道男主不喜欢她,还硬是要嫁进周家。

而男主为了表示自己对婚事的抗拒,甚至不惜离家出走,跑到国外去了,连结婚都不曾露面,薛辞秋拜堂的时候,是周子恒一个堂兄上场代替的。

陈昭看书的时候,也觉得男主这行为不好,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应该和薛家人提前说清楚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