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要不是有个教书的先生途径高良村,见村中百姓连口饭都要吃不上,得进山去挖野菜,靠那个裹腹过日子,同村民们询问了情况,然后带着头告到了府衙里来。

卷宗上是有记载的,说是那位教书先生愿意一力承当。

他敲响府衙门外的鸣冤鼓,说的也很委婉。

他不知道高良村的村民跟地保签的契书有没有问题,只是他从前也在外阜遇见过类似情况,所以甘愿冒险到府衙告状,希望上一任郡守能够调查此事。

倘或契书是真,真是高良村的村民和地保签的契书,那有什么罪责,他来承担。

但是假如说地保手里的契书是伪造的,是不能算数的,那就请官府还高良村村民们一个公道。”

听魏志朝这话说来,当年的案子就是地保伪造契书。

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土地归还给了村民,日子照常过,高良村的地保被投入狱中,依着大邺律,判了二十年的牢狱,且他家中财产全部散给了高良村的村民。

“所以那些契书,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元瞻抬手压在自己的眼皮上,沉着脸色问魏志朝。

魏志朝深吸了一口气:“下官后来也仔细盘问过,地保说他是借了银子给村民的。

那年收成不是很好,他手上有钱,村子里的百姓是家家户户都跟他赊了本该上交的粮食的。

可是这些粮食是要交到官府来,每个村镇都有定数。

收成不好的年份里,官府定的数也就会少。

但小河子村的村民不愿意交。

毕竟收成不好,总想多留下一些裹腹,也能多换些银子。

这虽说是情有可原,但是朝廷的规矩摆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