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页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事情本就是屡见不鲜的。”

与士族高门不同,像徐家这样的门楣,有徐怀先在,家中有人庇护扶持,哪怕是不能顺利入朝为官,最起码也得个安逸富贵。

况且徐怀先跟沛国公府私交甚笃,两代人的交情了,他就是开一次口,国公府都没有不帮忙的道理。

刘全辛大抵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姜元瞻眸色沉了沉:“还有别的消息吗?”

刘全辛摇头说没有:“他家底算是清白的,除了这个,也再没有别的了。”

姜元瞻也不跟他多说废话,就说了声知道了,让他把下毒之人的卷册留下来:“我们家跟徐家,说上一句世交也不为过,要真是因为这个,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憾事,回京之后给阿耶知晓,他大抵也心伤。刘将军把卷册留下,我想再看看,倘或他家中还有什么别的人,我也该去探望一二,余下的事情,刘将军就暂且不用管了。”

第300章 回京传信

徐怀先的死,谁对谁错,外人已无从得知。

姜元瞻年幼时追着问过。

阿耶吃多了酒水,也只会感慨一声可惜。

后来姜元瞻心里就隐隐清楚。

哪里是阿耶决断失误,叫徐怀先送了命呢?

姜家镇守边关,固守大邺山河多少代人了,行军打仗,排兵布阵,那是刻在血液里的。

贪功冒进没必要,哪一次不是有十足的把握才敢出兵。

下面那么多的将士们指着主帅做决断,一旦决策有误,都很有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结局。

这是对将士们生命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大邺百姓的不负责任。

所以当年,真的是徐怀先自己决断有失,导致他自己兵败殒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