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偏偏是韩沛昭一人之错,却凭什么要沛国公府一再退让,倒要给韩沛昭留一条活路呢?”

晋和帝彻底失望了。

他本意希望大郎能对三郎有些许怜悯。

如今看来,是别指望了。

他连父皇都不叫,改口称阿耶,也要治韩沛昭死罪。

又根本不接三郎那一茬——

晋和帝的叹息声更重:“那就杀了吧。你亲自去传旨,准成国公府在京中过完年,年后离京,不得迁延。

既然发落了,就一并处置,也别叫百姓年前还要看这个热闹,拿这个来说嘴,又弄得满城风雨,不得安生。

你去吧。”

第137章 他很烦(一更)

盛京百姓围在京兆府外不肯走,赵禹亲去传旨时,又惊呆了众人。

今年到底是怎么了呢?

太不安宁了。

太平盛世才有好日子,京城里偶尔也会有些小打小闹,毕竟富贵云集之处,那样的人家就是贵人们打个喷嚏,都能成为百姓们口口相传的谈资。

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两个国公府先后倒了。

柳家是抄家灭门,流放重罚,韩家也不遑多让。

夺爵赶出京去,三代不许为官,嫡长子判斩立决——若不为着明儿就是除夕,今天韩沛昭的人头就要落地了。

这种热闹,没有人敢凑了。

百姓做鸟兽散,赵禹面色清冷。

他进了府衙去,姜元瞻还没走。

黄为松一颗心落了地,又深以为官家不留情面,实在果决。

一座国公府,说夺爵就夺爵。

好好的嫡长子,说杀就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