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修路 撒开腿就往山上跑。

最后等到韩彻将修路的全部预算做出来,最为耗钱的一部分反倒是人工费。

安南县人口实在是少,哪怕马上进入一年一度的服徭役,韩彻还是需得从其他城镇引不少人前来做工。

时下交通不便,信息传播又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韩彻韩彻便找寻一部分距离安南县较近地区的商人,让他们帮忙放出消息。

忙并不让人白帮,这些商人们只需回去传递消息一趟,韩彻答应他们下次过来,允许他们优先购买一批糖。

如今白砂糖和棉冰糖名声越传越广,每日早上刚出摊,集市上那些草棚摊位的糖便被商人们很快哄抢完。

去得晚一点,当天便是白跑一趟。

也不是没有商人动心思直接去乡下采购,但说实话,能买到手的糖并不多。糖作价本来就昂贵,眼下的价格在各地赶来的商人们哄抢下,更是比之前还高。

在售卖农产品上,乡民们一直又都不用缴纳各种税收,韩彻还提供县城免费住宿等各种帮扶政策。对于这种牵扯到银钱较大的交易,自己在乡下直接售卖给商户又多挣不来太多的银钱,乡民们显然便更信任在集市上去做。

于是为了能抢购到更多的糖,这些商队便分成了两批。一批人数多的拿着抢到手的糖赶紧返回,将其售卖换回银钱。再留下少部分的人,每日赶早去集市抢糖。

此刻,有那商人一听,积极性一下子便上来了:“不知韩大人总共需要多少人手?”

“我预备将几条主要道路尽快修建好,人手这块,千八百人也不多。”韩彻回答道。

“要这么多人啊!”商人吃惊道。

太远地方的人肯定不方便过来做工,所以能来的也就是离安南最近的杞县和渠县这两个地方。

渠县之前遭受过一次大水灾,不少乡民还逃到安南做流民。休养生息才刚两年,眼下人口数量比安南多不到哪里去。

至于杞县,虽是情况要好些,但总人口数也才刚过万。扣除掉老弱病幼和留家的,还有马上要参加服徭役的,最后能过来的人怕是也不多。

再者眼下的农户是不可能丢下地里劳作不管,所以他们即便是过来做工,也只能做年前的这点时间。

进入深秋后,随着地里的作物逐渐收割,杞县不少乡民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就变得缓慢悠闲了起来。

日子贫苦是真,事实上这两年除了安南县除外,每年一到这个季节,其他地方的农户需要做的活越来越少才是普遍现象。

直到这天,村中有一家牛姓汉子跑回来与家人商议,说隔壁村村中一户人家的儿子是在杞县县城内一大商铺做工的,前几日回来告知大家,言道安南县如今需要大量的人手修路,工钱给的很足,而且做工期间管吃管住,吃食上更是一日两顿主食餐,餐餐管饱的标准!

隔壁村现在已经有不少村民报名,正准备集合一起前去安南县做工挣银钱。

“安南县我知晓!听说他们现在可富裕着呢!”妻子满脸羡慕道。

牛母也说道:“你去吧!那安南的韩县令是个爱民的好官,去给他做事,没什么可不放心的。”

时下寻常百姓鲜少出远门,好些人甚至一辈子连自己村所归属管辖的县城都未能去过。就更别说提起胆气,去到别的县城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