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定契 届时,会追来咱们安南求购。……

“竟种植这么多吗?”

“可不就是这么多!他前些时日召集安南县商户,没一家能做下这笔大单!”

“安南县这等小地方的商户,做不下也是正常。”

“说来,咱们一起倒是能做下……”这可是一笔大买卖啊,商人逐利,眼见着有挣银钱的机会,说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

于是这日,韩彻去到南市集市上巡查,便见一身材高大的青年迎面走来。

“拜见韩大人!鄙人姓吴,乃云州人士。听闻大人欲要采购一大批蔗种,故特来自荐。”对方躬身行礼道。

这里的云州当然并非韩彻穿越前的那个云州,而是一个较为靠近裕州的南方地区。云州盛产甘蔗,眼前这位吴二郎家中更是一直有做这行生意。

“站着谈话,诸多不便,我们坐下谈吧。”韩彻说着,便领着对方走至集市中间,一套空置的桌椅上。

吴二郎一怔,方才赶紧跟上。

“你能与我弄来多少甘蔗?”韩彻笑着,直奔主题。

“回韩大人,若不出意外,许是能弄来大人所需三成。”吴二郎对在这人来人往的集市上谈事情,有些许不大适应。

“作价几何?可包芽苗?”韩彻又问。

“芽苗自是包的。”到底是商户,吴二郎很快便进入到谈生意的状态:“只这甘蔗运输本就不易。从云州运至安南,路况又甚是堪忧,作价恐略贵些。”

“若单独为着甘蔗而来,确实该加价。但若顺带将甘蔗运来,这买卖便不是这般算法。”韩彻笑着还价道。

“这……”吴二郎愣住。他着实没想到,韩彻作为一个县令,对买卖一事竟也这么了解。

“吴二郎,你家届时应还需要来安南购置藕粉和蚝油吧?”韩彻又问道。

吴二郎只得点头:“自是需要的。”

“蚝油目前产量还不足。”韩彻说道:“若你能替我购置作价便宜的蔗种,届时蚝油可优先售卖予你些。”

“当真?”吴二郎精神振奋起来。

“自是当真。”韩彻笑眯眯的说道。

蚝油只是放出部分优先购买权,那么卖谁对韩彻,对刘家村的村民们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再者,蚝油制作技术十分简单,只怕也如藕粉一般,有些地方已经琢磨出技巧。

故再过些时日,安南蚝油必然降价。

只是也如莲藕一样,生蚝养殖产量一日跟不上。优先购买权对于还需抢购蚝油的商户们来讲,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二者眼下就在集市谈事,谈的又是一些外地商户最近正没少讨论的蔗种采购一事。因此,便也引来不少人围观。这时候听完他们整个过程,人群中马上便有外地商户学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