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是臣妾敏感,还是您过分,咱们冷暖自知。”佟安宁重新坐回椅子上。

康熙:……

殿内氛围一下子冷了下来。

康熙给梁九功使了一个眼色。

梁九功心中叹气,眸光转了转,满脸堆笑道:“佟主子,皇上,今天奴才听小徒弟说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要不要奴才说出来乐呵乐呵?”

康熙:“是什么事?”

佟安宁虽然没吭声,不过用眼神催促了。

梁九功:“奴才也是听说,事情是真是假,奴才也不知道。”

康熙催促道:“快说。”

梁九功:“有一户殷实人家娶儿媳妇,成亲后,婆婆经常给儿媳妇立规矩,儿媳妇看公公长得好,有钱,就将自己的亲娘接到身边,想要将公公拉拢过来,这亲娘有手段,就和公公在一起了,后来被婆婆知道了,事情就闹开了。”

佟安宁:“然后呢?”

梁九功卖关子道:“要不佟主子猜猜?”

佟安宁闻言,看向康熙,很有互动精神道:“皇上您见多识广,也猜猜?”

康熙:“难道这家将新妇和她亲娘都赶走了?”

佟安宁:“这种结果太过普通,梁九功不会和我们说的。”

“佟主子英明!”梁九功笑道。

康熙挑了挑眉,“莫不是新郎或者女子婆婆将女子和她亲娘杀了?”

“这个结果也说的过去,可还是不够奇,不行!”佟安宁再次否决了。

“……”康熙眼皮微跳,“既然咱们皇贵妃

接二连三否定真的答案_[,一定能猜对结果吧,让朕见识见识。”

佟安宁闻言,素手摸了摸下巴,想起上辈子上网冲浪看到的奇闻,思索道:“难道亲娘和公公私奔了,婆婆不忿,杀了新妇?或者亲娘被赶回去,新妇为了出气,再次勾引了公公,公公就将儿子和妻子赶出家门,重新娶了新妇?”

佟安宁说完,期待地看向梁九功,示意对方给自己解惑。

梁九功:……

他觉得佟主子说的这两种,也挺稀奇的,让他叹为观止,但是他还是能保证说出来,让皇上和佟主子惊掉下巴。

康熙:“这些都是你从哪里想到的?是平常那些话本吗?应该没有这么奇特吧。”

佟安宁摇头:“皇上,有时候现实更加没有逻辑,戏剧和话本还讲究逻辑呢。梁九功,你快公布结果。”

梁九功:“嘿嘿,佟主子猜错了,因为婆婆闹得太狠,公公就一下子将婆婆休了,准备娶了女子的亲娘,然后女子的乡下亲爹听到消息,不满了,来到城里闹,儿媳妇见状,想着她婆婆现下剩下了,就将她婆婆和她亲爹凑成了一对。”

梁九功说完后,殿内众人一阵呆滞。

这确定是真事?

佟安宁半张着嘴,最终冲着梁九功拱了拱手,“佩服佩服!”

“唉吆!佟主子可折煞奴才了,这事可不是奴才想的,可是奴才听到的。”梁九功连忙解释。

康熙最后评价:“荒唐!”

佟安宁闻言点了点头,“确实挺荒唐的,有时候世事就是荒唐,好了,梁九功的乐子已经说完了,皇上,您也该消气,大阿哥有没有阿哥,咱们外人就不要掺和了,说不定明年就否极泰来,给您弄个大孙子呢。”

“哼!看在你的面子上,朕先不骂他,等他年纪大了,他自己会知道着急,到时候看他怎么哭!”康熙冷冷道。

佟安宁敷衍地点头,“是的是的,是大阿哥不懂您的一片慈父心肠,未来后悔,咱们也不理他。”

……

三月中旬,福建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去年,福建船厂生产了一艘一千多吨的大船,为了生产这艘船,莫尔根可是上下打点,用五年才完成,此船全身用铁皮包裹着,而且配备了二十门火炮,虽然和后世那些动不动重达万吨的大船不能相比,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巨无霸了,要知道福建水师大部分都是百吨以下的战船,二百多吨的战船都少。

去年十一月,莫尔根亲自指挥出海,先后拜访了几个领海的国家,在一月份到达印度洋,正好遇到了一场战斗,结果是鹬蚌相争,莫尔根他们得利,很快就将战斗的双方俘虏,缴获了对方的船还有无数珍宝。

莫尔根现下将所有人和战利品都拉回了福建港口,现在给康熙上折子,当然借口已经找回来了,莫尔根表示他在海上巡逻,谁知道英国的不明船只联合在一起攻击他,他迫不得还手。

众大臣看到奏折内容后,默默骂娘,两

()艘不足五百吨的船要打劫你,就好比两个五岁小儿,打劫你这个三十岁的大汉,何况你周围还带着那么多“打手”,就是那些人再眼瞎,也会学会避开吧。

莫尔根表示,那些人确实不敢打他,不过一开始探听消息时,他派出去的是艘百吨小船,那群外国人打劫上头了,直接追了上来,没想道他在后面顶着呢。

据俘虏交代,他带回来的这群英国强盗领头人名叫基德,受英国伯爵请求,对印度洋的海盗船和法国船只进行攻击,英国的国王也向基德发放了劫掠许可证,规定其抢劫财富的一成归皇室所有。

至于基德身为英国官方允许的海盗,为什么还打劫英国船只,实在是他运气不太好,在很长时间没有找到海盗或者法国船只,然后就袭击了一个由东印度公司保护的莫卧儿帝国使者船只。

然后……这些人就被莫尔根弄到了大清。

本来大家以为此事会牵扯到两国外交,可是他们现在收到英国那边的消息,基德被英国政府宣布为海盗了。

朝廷也就更没有压力了,他们推算估计英国那边消息只听了一半,或者不知道后面是大清接手了所有东西。

既然是“海盗”,还是官方认定的,莫尔根在上岸后,就将基德一行人押进了大牢。

不过朝中的一些西洋传教士对此事有不同想法,觉得应该派使者和英国谈一下,因为这事,几名西洋传教士和一些官员差点打起来。

这段时间,朝堂上可谓是十分热闹。

至于船上的东西早就被莫尔根送进京城了。

英国那边即使知道了,不找大清麻烦还好,如果不知好歹,他们还要反问,为何基德会抢劫大清的船只。

就算英国那边知道真相也无法辩驳吧,因为基德连他们本国官方的船只都敢抢劫,何况是一个东方大船呢,这点本国人也无法辩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