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只有活着,他才能继续他纸醉金迷的书画人生。

赵桓与李纲为首的主战派反复拉扯的时候,赵佶就已经一路奔着镇江逃了。

“李邦彦误我!是李邦彦误我啊!”赵桓不肯承认自己的反复,只一个劲的低声哀嚎。

李纲留下了赵桓后,就率军在都城部署。

可这个时候,金兵已然到了都城西北处用于养马的牟驼冈。

马场和草料都被金兵占据,吓得赵桓又是一阵哆嗦。

“如此,怕是只能议和了。”幻境里的“赵桓”刚说出这句,就对上站在不远处的李纲那双尽是不赞成的眼睛。

李纲走上前,连声道:“官家,若是议和,岂不是重蹈当年与辽国的覆辙?金兵孤军深入,纵然路上有劫掠,可大军粮草跟不上,只要我们死守都城,待勤王之师到来,未尝没有一战的希望!”

“更何况,金兵在草原生活久了,他们到都城难免水土不服,只要我们拖上……”

不等李纲说完,对面一个穿着紫袍的男人便摇着头说:“李大人说得轻巧。禁军如何能与那些精锐的金兵抵抗?”

历史上的高俅并没有《水浒传》中写得那么恶贯满盈。

甚至还能说出一点好话来。

高俅于微末时受人提携,身居高位后也不曾忘记。赵佶在位期间,太师蔡京对苏轼后人态度极差,甚至几次迫害。高俅念及早些年在苏轼身边做小吏,又得苏轼推荐才去了王诜身边的恩情,也与蔡京对上,多次对苏家人施以援手。

不仅苏轼,还有早些年对高俅颇为照顾的刘仲武也是如此。刘仲武的儿子刘琦,在父亲战败后也是由高俅引荐,才得以踏上仕途。

可在禁军这件事情上,高俅也有脱不开的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