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之毒辣,问题之尖锐,一下子成为朝中最近的热搜。这首《煮海歌》名声远播,许多读书人争相抄阅,终于被送到官家的御案上。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鬻海之民何苦门,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轮辍,君有馀财罢盐铁。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诗是好诗,针砭时弊,写的不错。柳永先写出了盐民的辛苦,最后表达对君王的建议:停止战争,取消盐民纳税。

按道理柳永这样的小官,是没办法单独给皇帝上折子的。他想通过自己的诗,让皇帝看到自己,采纳自己的建议,从而在仕途上走得更顺。

但是萧靖看完叹了一口气。

张嫣快速读完整首诗,微微皱起眉头:“写得有些道理……建议是不错,但没必要听。”

萧靖点头,是啊,没必要听。他一阵见血地点明情况:“柳永他不明白,为什么今年朝廷定下来的产盐量必须比往年多出来三分。”

“他只看到盐民负担过重,却没有看到宋夏贸易战。”

“我们打赢了宋夏战争,范仲淹跟西夏人谈判数日,其中有一条重要条约就是:禁止夏国往大宋境内贩卖青盐。”

“西夏人的青盐产量大,比我们的盐便宜,我们一斤盐要卖四十五文,他们的青盐售价只需十几文,甚至能低到个位数。”

“我们产盐量上不去的话,将会被西夏人完全掣肘。虽然我把系统奖励的《海盐提纯技术》送出去,叫下面的人好好研究。但是时日太短,产盐量一下子没能上升太多……”

张嫣有些震惊:“我们的盐价之间相差那么大?一下子把青盐禁了,会不会叫百姓吃不起盐。”

这是她最担心的事情……人一天没有盐都不行啊。尤其是边境的穷人,他们吃不起盐,会不会偷渡过去夏国?

萧靖早想到这一点,他道:“这个倒是不会,我禁的是西夏的青盐,没有禁大宋境内党项人的青盐。边境的少数民族可以卖盐,他们领的是大宋的户籍,每年给朝廷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