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没一个简单的

江南素有富庶盛名,当地官员更是变本加厉征税,最后仅江南两季税收,就收上来近百万两白银。

所征得赋税,铸成官银后经由淮河水运,送往上京缴入国库。

那十万两官银,就是在各下县送到淮城后不翼而飞的。

之后朝廷派了两任巡按下来彻查,都没能在淮城找出被贪墨的官银,好像凭空消失了一样。

十万两,可不是个小数目。

想要遮人耳目运走藏起来,根本不可能。

若说存入地方银庄,更是无稽之谈。

……

城内码头在淮城西门。

打造得很是宏伟。

整个码头占地,几乎有一个村庄那么大。

码头沿岸停靠着各地载客通商的大小船只,一眼望去,船只铺满河面。

在通往码头的大道两边上,堆满了各种装货的集装箱,如同小山峦叠。

码头上人潮如流,过往旅客、本地商贩、搬运的码头工……

顾西棠跟宴九一下马车,喧嚣立即扑面而来,江南民生气息极为浓郁。

从码头景象,就能窥出江南的繁华、富饶。

也能窥出市井底层百姓的辛劳及辛苦。

一个码头包罗万象。

顾西棠所说的小酒馆,就在码头最边角,用竹竿木材搭建起的简陋棚子里,旁边堆满集装箱。

酒馆里摆着木桌、长凳,里面聚集的全是在码头帮忙搬运货物为生的码头工。

在做工间隙歇歇脚的功夫,结党成群往酒馆里一坐,叫一盅最廉价的酒,跟同伴闲聊几句,就是一天里最惬意的时光了。

顾西棠跟宴九及燕一三人走进酒馆,选了集装箱旁边的位置入座。

三人甫一出现,就吸引了周围所有目光。

容貌出色,穿着上等,三人跟这个酒馆显得格格不入。

“老板娘,来一壶烧刀子!”顾西棠声音清脆,笑眯眯的,浑不在意周围异样的审视、打量。

她话音一落,酒馆里静了静,呛咳声无数。

连燕一都哽了下,只觉脸上烧得慌。

烧刀子是整个大越最廉价的酒,贩夫走卒才喝的。

他们这一身光鲜亮丽,进了人家酒馆,点烧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