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迷:【咱们谦少天赋牛逼吧?世少赛男子百米季军,国内大奖赛总决赛连夺男子百米亚军,200米冠军。这天赋羡慕吗?(惆怅点烟.gif)用智商换的。】

这条微博很快被田径迷们转了几千转,一边转一边有田径迷们在感慨——孩子傻是傻了点,但是好在天赋好,球球如果有代言看上咱们家谦少,可千万不要坑人。

为了苏谦一条微博暴露出的‘智商问题’,田径迷们简直操碎了心。

孩子太傻,怎么办?还不是只能宠着了?

专项技术分析会后不久,恰好是队内大部分运动员新的训练周期的衔接时间,包括刘威在内的许多选手都发现,在新的训练周期中,他们的训练方向出现了不少的技术调整项。

不少运动员都觉得有些奇怪。

“教练,现在都新的训练周期了,怎么突然开始新的技术向调整?”

一般来说,这种技术向调整,在冬训前就已经确定好调整方向了,在冬训中调整,并且巩固之后,到了来年下个赛季,才是发挥新技术效果的好时候。

按照惯例,确实鲜少是有在冬训中段再开始的技术调整。

而且这次的调整还不是小范围单个选手的,短跑项群,包括男队女队在内的选手,或多或少都有新的技术调整项目,这让队内的参训选手不免感到奇怪。

邢远志倒也没有藏着掖着:“之前半个月,队内的教练组根据你们上一个训练周期中的侧跑视频做了长达半个月的转向技术分析会,在会议中讨论了你们的技术调整关键点,更早之前,冼望星也是在做过相应分析之后完成的调整,成效可嘉。”

“考虑到具体的成效,队内各项目教练经过讨论,也与特聘的外教团队沟通探讨过,认为从现在新周期开始技术调整,为时不晚。”

有了邢远志的这个回答,选手们也都老老实实地在新周期内开始了各自的技术调整训练。

在200米与400米的专门训练场馆中,这段时间以来,最引人瞩目的训练项目就是400米的金字塔训练了。

如果说,在此之前,400米的几个专项选手还在觉得400米的训练强度不足,适应不了的话,那么自从400米训练法闪亮登场之后,这些个400米专项选手就再也不敢说这话了。

所谓金字塔训练法,田文瀚就是从29秒的速度要求开始的。

并且,自从那天听苏谦说过‘绝对精准’这个概念后,田文瀚也越琢磨越有道理,他于是干脆在训练场中搞来了一套分段计时器,每50米为一个分段,就准备记录这些选手在整个200米跑程中的分段速度控制数据。

选手们一开始听到这要求,都觉得29秒什么的,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田文瀚的要求这也太低了,只有一贯以来田文瀚说什么就练什么的虞爽,在听到这个训练法之后,露出了一点警惕的模样。

在真正开始跑之后,这些个400米的专项选手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做酸爽。

他们是能够轻松地在29秒以内跑完一趟200米,但是他们却很难做到精确地将跑完一个200米的时间控制在恰好29秒。

作为专业的运动员,他们对于时间和节奏哪怕控制能力不算非常好,但也还是能够较为有所感知的,可是这个感知终究还是比较粗糙。

4个男子400米的专项选手在跑完第一趟要求控制在29秒的200米跑之后,就纷纷知道——完蛋了。

他们之中,控制得最好的就是虞爽,可是虞爽的成绩也还是在27秒89,距离29秒的要求,中间还有一秒多的差距。

田文瀚对他们的要求则是,29秒跑完一趟200米,每趟跑完可以休息29秒X4的时间,才能算完成这个金字塔训练的底层训练。

在全员遭遇滑铁卢之后,几个400米的选手脑袋都麻了。

对比过去做过的节奏控制训练,这个所谓的金字塔训练法,对于时间控制的要求显得格外的严苛。

田文瀚还会拿着他们的分段成绩跟他们讨论:“你说你控制节奏了?你说你控制速度了?放X!就你这节奏速度,你就是没脑子地在跑!”

田文瀚最后也会跟他们叨叨一句:“苏谦的400米成绩和节奏控制能力你们也见识过了?这就是他用过的训练方法。”

“人家小孩儿从29秒到25秒,想跑几秒跑几秒!你们有这个本事吗?等你们有这个本事之后,赛场上也不至于被其他选手的节奏彻底给带跑!”

众选手:!!

这些个400米项目的选手,他们也不是没脾气没追求,就是觉得过往自己怎么也出不了成绩,也觉得国内他们的天赋已经顶尖,就有一股子矮子里拔高个儿,再拔也拔不出更好苗子的古怪心态。

之前被苏谦的测试成绩刺激了之后,他们也都咬牙切齿地想要在冬训期间,争取更好地训练,跑出个更好的成绩。

这回听到苏谦也用过这个节奏控制的训练方法,于是都乖乖咬牙往上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