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美人怀璧 无极爱墨皇 828 字 11个月前

那位知道谢旭升家世的考生应当是家中有些关系,又爆了个内幕出来:“而且唐相的次子可是开考前两个月才开始温书的,不然真还不知道今日这榜首会花落谁家呢?”

众人又是一阵不愧是唐相之子的惊叹。两月便能高中第二名,那可不是一般的厉害。

宋瑶的心总算落了下来,唐景轩果然中了,还一举得了第二的好成绩,这对一个刚刚来这里的人来说有多困难可想而知,可能也得益于以前读书的时候,她偏好一些野史外传,为了给她科普,他被逼着差点学成了史学专家。

心中一块大石落下,她终于可以悠闲的享用自己的茶点了,倚月楼做糕点的师傅手艺真是越来越好了,难怪倚月楼生意一日比一日红火,前儿个刚送到府上的账目看着比前两月又添了不少。

她放松的时候总会忽视身边的一些事情与人,所以也没有注意到贺宴眼神一刻也没有从她的身上挪开过。

看着她为唐景轩提心吊胆又喜悦欣慰,贺宴心中有些泛酸,实在不明白唐景轩究竟有什么魅力,怎么就让她那么死心塌地。

论容貌,他不是自夸,但整个大盛估计还无人能出其右,论身世,自是不必多说,就算论成就,他十几岁是便能上阵杀敌平定天下,而唐景轩?可能还在唐相的庇护下愉快的游山玩水吧。

不论从那个角度出发,他觉得但凡是个长了眼睛的大盛人都不可能选错,显然他比贺宴好太多,所以他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宋瑶能看上处处不如他的唐景轩,却对他置若罔闻呢。

第32章 宴会

秋闱过后, 宋瑶突然变得忙碌起来,原因无他,泰昌公主要还朝了。

泰昌公主是武帝最小的妹妹, 虽年纪小却是先皇后嫡出,身份尊贵,自小深受先帝宠爱, 不过因此也不为武帝所喜,他继位后没两年,大夏前来求和却要为他们的大王子求娶嫡长公主,武帝几乎是没有丝毫犹豫便将这个妹妹嫁了出去。

泰昌和亲去异国他乡的时候才十六岁,没过什么安生日子, 她嫁过去才两年老夏王便死了, 大王子登基,却不给她封王后,只做了个妃子, 把她由妻变成了妾。

新王好战,大夏屡屡来犯,泰昌公主夹在夫君和故国中间,两边为难, 也因为敌国公主的身份在夏朝廷饱受欺凌,夏王更是久不召见她,此次贺宴亲征之后,大夏兵败如山倒, 夏王气愤不过拿泰昌出气,没多久却死在了女人的床上, 夏朝如今乱成了一团。

泰昌死了夫君成了寡妇,按理说该成为大夏的王太后, 但显然大夏的朝堂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恰逢此时大盛国内由一群学子起头,请命让嫡公主还朝,说泰昌为大盛牺牲,不该在异国他乡受折磨让人寒心。

之后这种请命的越来越多,民意不可违,即使武帝不愿意,但还是用减轻大夏一年朝贡作为代价,换泰昌公主平安还朝。

如今泰昌是作为大盛的英雄而回来的,民间传言皆说说是她杀了大夏王替天行道,大盛才会如此快速的打赢这场仗,即使有不好的言论说她杀害自己的丈夫,心肠狠毒,可在国家大义的名号前面,这些小情小爱也不足为意了。

泰昌公主还朝是民心所向,为了这点民心,武帝也得把这位不喜欢的妹妹捧着,宫中自然要为她接风洗尘,这原本是贵妃的活,可贵妃不知哪根筋不对,竟然撺掇武帝将这差事交给了毫无经验的她,更让人无语的事武帝竟还真的答应了。

皇命不可违,所以她这个刚嫁到皇室才两月的新妇,莫名其妙就担了这样大的任务,自接了这任务以来她简直彻夜难眠,如今眼看泰昌公主还朝之期将至,她忙的脚跟不着地。

期间宁贵妃一直没闹什么幺蛾子,她原本还有些奇怪,后面一想,宁贵妃可能压根就没觉得她能把这场宫宴撑起来,等着看她笑话呢。

上次进宫觐见武帝,便听到贵妃一个劲的在武帝面前吹捧她做的如何好,推陈出新肯定和以前那些中规中矩无聊的玩意不一样。

这就是典型的捧杀,武帝听了她的话果然期待值拉满,若是宋瑶最后还是弄了一台和以前一样的东西出来,武帝必然觉得索然无味,也再也不会相信她的能力。

其实贵妃真的想多了,宫宴这种事情,她如果要求她按照这里的规矩做到一丝不差她说不定会有些为难,但是要有新意,那可太容易了。

礼部那群人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竟然让人在东大街上挂红绸,她虽然不想多管闲事,但实在不能理解这种行为。

泰昌公主还朝虽然是高兴事,但是她本身毕竟是刚死了丈夫,成了寡妇,这种情况挂红绸,多少有些讽刺,也是将她推到风口浪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