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

风月狩 尤四姐 825 字 11个月前

居上脚步轻快迈进门槛,穿过前院进温室,她知道每年下雪天气,家里女眷都爱聚在那里取暖。果然一上回廊,就看见居幽捧着手炉过来,见了她忙唤一声阿姐,向内大声传话:“我长姐回来了!”

屋里的人很快把人迎进去,杨夫人道:“下着雪呢,怎么跑回来了?”

这不是惦记着居安的亲事嘛!居上搀着阿娘坐下,转头看居安,那个不着四六的孩子永远有她朴实的稚气,拿铜条在炭盆里扒拉了半天,扒出烤得黑乎乎的茨菇,问:“阿姐肚子饿吗?”

关于饿不饿,是她们姐妹之间永恒的话题。居上的胃口,从来没有饱得装不下一说。尤其这种简单的东西,吃的不是滋味,是一种野趣。于是立刻找了张胡床坐下,忍住指尖骤烫,就算燎得牙疼,也要艰难地啃上一口。

她的忽然回来,让话题暂时中断了,很快便又言归正传,顾夫人说:“单论家世,倒还不错。”

居上偏头和边上的二嫂打听,韦氏“喏”了声,“中都侯家第六子,门第倒也相当。”

可居安不太高兴,鼓着腮帮子道:“我跟阿娘去中书令家赴宴,见过那人,长得贼眉鼠眼,不好看。”

关于好不好看,这是很重要的大事,关乎以后会不会相看两相厌。

杨夫人说:“倒是有个好看的,卫尉卿家的公子。那日人还登门了呢,你觉得如何?”

一直默默旁听的刘氏闻言,迟疑地看了杨夫人一眼,“依女君之见呢?”

杨夫人自有她的权衡,缓声道:“人是长得不错,但是个庶出,我心里不大称意。人家府上不像咱们家,不论嫡庶一视同仁,我同卫尉卿的夫人年轻时打过交道,反正不好相与,玉龟还小,犯不着去趟那浑水,还不如在家多留几年,不愁没有好姻缘。”

刘氏方松了口气,赧然道:“不瞒女君说,这门亲事我也觉得不好。虽说三娘不像长姐和二姐,但阿郎与女君疼爱,且人总想往高处攀,未必咱们是庶出,就该许个庶子。”

杨夫人道:“庶子也不妨事,但我派人悄悄打探过,那位小郎君没什么建树,在率府任监门直长。我想着殊胜既然许了太子,阿妹却许个从七品的小吏,岂不是叫人家笑话,家里只这三个女孩子,还把最小的这个不当回事。”

所以说,居安的婚事相较居幽,更难办些。因为上面有个做太子妃的长姐,郎子门槛要上调,难处又在于她是庶出,虽然辛家向来对所有孩子一碗水端平,但别家在议婚的时候,多少还是会计较嫡庶。

居上问居安,“你自己是怎么想?”

居安一直是坚实的阿姐党,她说:“我愿意为阿姐联姻,找个对姐夫殿下有助益的郎子。”

大家笑起来,“中都侯也能助益太子殿下,你又嫌人家公子贼眉鼠眼,长得不好看。”

就是要找个既能助益,又长得好看的,居安讪讪笑了笑,挨到杨夫人身边撒娇,“阿娘,我的婚事再议吧。我还想等长姐和二姐出了阁,多当两年独养女儿呢。”说得一点都不做作,小算盘打得噼啪乱响。

杨夫人就喜欢这孩子的性格,虽然不是她生的,但姐妹俩自小受她调理,居上和居安的脾气差不多,区别之处在于一个胆大包天,一个胆小如鼠。

胆小的孩子,自然要格外爱护些。杨夫人说罢了,“暂且不着急议亲,这两家就先放在一旁吧,等以后遇见好的再说。”

眼看要中晌了,今日大家不必各自回院用饭,干脆聚在一起吃。长辈和阿嫂们忙于凑份子添菜,居上和两个妹妹便倚着凭几闲谈。

居上问居幽,婚期到底定在什么时候,“前阵子忙于五兄的事,一直没来得及问你。”

居幽说:“阿姐二月十二,我是三月二十二。原本我觉得太着急了,可冰人说越王病得重,拖延不得,就等阿耶回来应准了,事情要赶紧办。”

居安笑嘻嘻道:“姐夫郡王今日出城调兵,临走来看过二姐。我躲在门后偷看,姐夫郡王牵住二姐的手,说‘我一刻不见小娘子,心里就七上八下’。这么说来,他岂不是每日都七上八下?时间长了会得心症的,身体受得住吗?”

居幽羞得打了她一下,啐道:“要死,你还偷看!”又来拉扯居上,互相拆台,“阿姐,我同你说,那日赵王家宴,玉龟不是一无所获,有个人问她‘你今年多大?这么小的孩子,怎么来赴这种宴’,把她气得饭都没吃下。”

居安呆了呆,“别人笑话我,你还告诉阿姐?”

说起这事真是气得肝疼,她承认自己看上去是年幼了些,但今年四月已经及笄了,及笄的女郎就可以议亲了,虽然不求立刻找到郎子,但是先物色物色,开开眼界总可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