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风月狩 尤四姐 811 字 11个月前

彼此都“哎呀”了声,居上忙缩脚,仔细看了一眼,“这是什么?谁在练字?”

长史笑着上前接应,“不是练字,是殿下在记日子。”

这年头还有人写正字记日子?居上差点又笑他土,勉强才忍住了。弯腰把纸捡起来,上面半个鞋印鲜明,她难为情地说:“长史你看,我把它弄脏了,要不这张不要了,我重写一张陪给殿下。”

长史到底不敢随便做主,且这正字意义非凡,对太子殿下来说代表着幸福。他支吾了良久,把纸接过来,小心翼翼又吹又拍,可惜于事无补,于是感慨道:“真是天意啊,娘子在纸上盖了个戳,殿下说不定会很高兴的。”

这么说来两个正字和她有关?居上探身又看了一眼,“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殿下为什么要记日子?”

长史抬眼为难地望了望她,“这事……臣不好说啊。”

越是推诿,越代表其中有诈。居上道:“我与长史这么熟了,有什么话是不好说的?长史悄悄告诉我,我不和殿下提起,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如何?”

长史效力于东宫,太子妃作为东宫日后的女主人,一般情况下打好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且长史头脑活络、有眼力劲儿,绝不会一味维护太子,而慢待了太子妃娘子。

既然说好一切私下进行,那么无伤大雅地出卖太子一下也不要紧。于是长史放心大胆地招供了:“殿下打算记满十五日,唐突娘子。”

这番话说完,换来了太子妃娘子见了鬼的表情,长史忽然觉得自己很失职,简直在拆太子殿下的台。忙又补救:“那个……臣表述得不清楚,臣是说微微唐突……毕竟我们殿下是有礼有节的仁人君子,娘子认识他这么久,应当知道他的为人。”说罢尴尬地笑了笑,“娘子先前说好了,不与殿下提起的,可不能反悔啊。”

居上怔忡着,回不过神来,实在不明白世上为什么会有人呆到这种程度。唐突她还要例计划,真是步步为营的十五日啊!

看看长史,表情楚楚简直快哭了,居上道:“你放心,说好不提的,说话算话。”

长史如释重负,舒了口气道:“娘子果真守信用,臣就放心了。殿下受赵王与侍中相邀出门了,怕是要到下半晌才回来,娘子且不必等他,先回西院吧。”说着将宣纸端端放在案上,拿镇纸镇住,然后搬起公文,上外面找主簿去了。

居上站在案前没有挪步,看着那两个正字欢欣雀跃,十分期待他的唐突。但又有些嫌弃凌溯的婆婆妈妈,非要记满十五日吗?这剩下的五日,也太让人煎熬了。

再来算算时间,五日之后正逢陛下千秋,届时宫中大宴群臣,长安城也撤了宵禁,她还打算回辛府和阿娘阿婶她们一起过呢,时间忙乱紧凑,怕抽不出空来呀。

做人嘛,不必那么死板,干脆提前几天好了,反正也无伤大雅。

于是走到案前取笔蘸墨,大手一挥,在那两个正字之后又追加了一个——这下好了,三字已满,可以为所欲为了。

她高兴地笑了两声,得意于自己的灵活机动。再欣赏一下自己的字迹,雄浑有力,写得很好。一切都安排完了,无可挑剔,这下可以回去等着了。

遂踱着步子,优哉游哉回到自己的院子,进门便唤药藤:“我今日牙不舒服,把青盐和牙刷子准备好,防着我随时要用。”

药藤说好,一面忧心地观察她,“小娘子也闹牙疼吗?我上回那牙蛀了个大洞,蒋侍医给了我一丸药,切下一小块塞进去,就再也没疼过,洞也不长大了,真真好用,等会儿我再去藏药局要一丸。”

居上不能把她的小秘密告诉药藤,含含糊糊地应了,又去检查青盐,往里面加了一点香药粉。

万事俱备,她拍了拍手,坐在窗前看会儿书。婢女端着茶点往来,候月给她上了一盏蒸梨,轻快地说:“千秋节就快到了,听说那晚不闭市,小娘子,咱们上东市逛逛去吧,胡商又运了很多新奇的小玩意儿进长安,我想添些东西。”

居上说好,郎子们要上花萼楼给圣上贺寿,留下一屋子女眷可以自由行动。到那日穿什么衣裳她都已经想好了,就等正日子了。说实话行辕虽好,她不时还会想家,想与家里人在一起喝茶,说说闲话。

靠着窗台朝外望了眼,隐约见小小的雪片子飞下来,稀稀落落地,像大一点的灰尘。再定睛瞧,灰尘逐渐多了,纷纷扬扬落进园子,落在不远处的湖面上。

有婢女高兴地嗟叹:“又下雪了!”

居上合上书,走到檐下仰起头,细细的沫子伴着风落在脸上,天寒地冻,却别有一番清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