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黎黎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这些格子,就是用来放各种不同种类的咸酸的吧!”

“没错。”江照说,“你们看,这里一共是三排格子,每排五个,总共可以摆放十五种,这个种类肯定是够了的,再多咱们自己做着也麻烦。然后可以把咸酸分成三个档次,每一排是一个档次,可以卖不同的价钱,第一排是最便宜的萝卜、青瓜什么的,第二排稍微贵一点,第三排是最贵的水果之类的。”

“还有,如果生意好的话,每一个人都要过称,那就太麻烦了,我们还可以按串卖的,用竹签子把咸酸穿起来,定个方便一点的售价,比如一毛一串,两毛一串,三毛一串这样,买起来就方便多了。而且别人买了拿着吃也方便。”

这个车子的底下还可以做一个柜子,腌好的咸酸缸子可以放在下面,等上面的卖完了就可以随时补充。

同时推车的顶上要加一个顶棚,能遮太阳,又能挡雨。

更重要的是推车的底下要有轮子,除了方便出摊收摊,还方便换地方。

早上买菜高峰期,就在菜市场上卖,到了中午和傍晚放学时间,就把车子推到学校的门口,到了晚上,菜市场收摊了,还可以推着去夜市摆摊,这一天下来,只要你不嫌累,一整天都能做生意。

江照这个推车的计划一出来,在场所有人都对他口服心服,唯一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姚小英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那这个车子要做出来,会不会很贵啊?”

欧阳婷婷说:“只要能做出来,钱不是问题,要想把生意做好,肯定是要有投入的。”这一点在之前的夜市摆摊里已经被证明了,要不是江照大手笔地整出一个抽奖的计划,说不定他们现在还在夜市里守着那个黑漆漆的摊位啥也卖不掉呢!

“到时候要是一开始没人来买,妈你也不要小气,只要是过来问的,都给尝一尝,一开始亏点儿不要紧,慢慢地把名声做起来就好了。”

“可就是,这车子看着也挺不好弄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找着人做出来啊!”姚小英还是有顾虑。

刘奶奶说:“这个我可以帮忙,我认识一个做手工的老师傅,手艺好得很,这个推车,他肯定能做出来。”

“成,那就做吧!”姚小英一咬牙,拍了板。

欧阳婷婷把头转到一边,悄悄地用手掌按了按酸胀酸胀的眼睛,妈妈终于可以自己立起来了,真好。

有这样的两个好朋友,真好。

第89章

刘奶奶介绍的师傅很给力, 只花了三天的时间,就把江照设计的这辆完美推车给做出来了。

期间为了避免中间出现什么沟通失误的差错,江照去盯了好几次, 还根据老师傅的意见,修改了一些设计中不太合理的地方。

最后做出来的推车非常好看, 整个车子的框架是浅绿色的, 显得特别干净清新,车棚顶上盖的是绿色间隔白色条纹的防水布, 前面垂下一个帘子, 浅绿色底白色字的招牌, 端端正正地印着:“姚大姐咸酸”几个字。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排玻璃格子, 用的玻璃质量很好,结实又透亮,干干净净,亮闪闪的,瞧着就叫人喜欢。

江照还建议姚小英在做生意的时候最好系上干净的围裙, 戴上帽子、手套和口罩, 给人的感觉就足够干净卫生, 买着吃也放心。

围裙最好也是定制的, 跟车子配套的颜色,上面印上“姚大姐咸酸”的招牌, 一看就足够专业。

既然车子都做了,姚小英也没去节省这个钱了, 花钱去定制了两条围裙, 系上一看, 还真挺像模像样的。

至于江照说的那种透明的一次性手套,市面上没找到有卖的, 后来还是江黎黎找她妈帮忙,拿了一大包医院里医生做手术用的那种胶手套,让姚小英戴着去做生意,显得就更干净了。

找遍整条大街,卖吃食的小摊贩,就没见过有这么讲究的。

姚小英第一天推着车子去菜市场,就受到了好多好奇的打探,她按照女儿说的,大大方方地用竹签子穿了试吃的咸酸,只要是路过的都送上一份,好吃的东西不用再多说什么,自然会有人停下来买。

第一天下来,这生意就很不错。

一开始她还担心有人会嫌贵,没想到居然没有任何人对这个价格提出异议,甚至连最斤斤计较的主妇们,也没有想到还可以讲价。

大概真的是她的推车和一身装扮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专业了,装在黑漆漆缸子里的咸酸,别人会觉得这玩意儿不值钱,但一旦盛放在干净透亮的玻璃格子里,这档次一下子就提高了,让人下意识地就觉得这是贵价货,就算卖得贵一些,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