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什么中了?’

‘举人,徐絮中举了,而且还是经魁,中了经魁啊!’

‘经魁是什么意思?很厉害吗?’

‘当然厉害,经魁的意思是徐絮不仅中举了,还在前列,他如今才十一岁啊,十一岁的经魁,差一点点,就差一点点就能当解元了!’

中举的消息一传开,引来一片哗然。

此次来参加乡试的人不少,大多都住在客栈里,唯独徐絮因为家中贫困,不得不寄住在别人家,但同是县城之人,彼此也多有照应,大家都知道徐絮现在住在哪里,得了消息后,便立即赶往徐絮如今住的地方。

远远的,就传开喊着‘经魁’的声音。

徐絮正在帮徐母晾洗衣物。

原本她要准备科考的时候,一切事宜都由徐母来做,她看在眼里,也是心疼的,但那时候要帮忙,徐母定不会答应,如今科考结束,徐母才答应让她搭把手。

前头彭夫子的同窗往外迈了两步:‘这附近居然有人中了经魁?这可好,经魁可是第三名到第五名的称呼,能中经魁者,学识定然出众。’

说着话,他回头看到了徐絮,想了想后道:‘你岁数还小,往后还有机会。’

同窗的夫人从里头走出来,也看到了徐絮,好奇询问:‘今日放榜,你怎不去看?’

她这话一说,同窗立即推了推她。

夫人想着,立即了然,脸上露出笑容:‘你这般年纪,能考中秀才已是极为出色,不必气馁。’

徐絮听着,对两人也很感激,她知道两人都是好人,先前彭夫子提到书院一事,得了自然最好,不得那也是理所当然,只是从他们自身的角度出发罢了,且书院一事,也并非面前之人可以以一人之力应答的。

对方能让她们母女住在这里,已经是恩情,所谓恩情,自然是没有高低之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