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启云星待了三天, 下线之后就去了种子公司。

新种子出售已经有两天了, 林苑得去看看新种子的反馈。最主要的, 还是看看种子的出芽情况。

由于这是首批的蔬菜种子, 所以量并不大, 也就首都周边的一些人听到了消息, 过来购买的。

住在首都原炼钢厂家住大院的老戴家,他们的房子是在一楼,八十多个平方还带一个院子。上下三代人挤在这屋子里,家里两个上班的,日子也就勉强能过的下去。

戴州的老娘从隔壁家唠嗑完就揪着刚下班的儿子说道:“快,你去城里种子站,买点新出来的种子去。记得要买启云星包装的啊。”

如今这时候,正是前面种的蔬菜下市的时候,眼看着就要断菜。他们家日子过的着实不松快,要是再额外花在买菜上,那就真的难捱了。门口的这几林菜地,算是帮家里省了不少钱。

“妈,这时节,能种的菜也就那么几样,在哪儿买不都一样的吗?”

“你懂啥,启云星有冬天吃的茄子黄瓜呢,我刚从老周家回来,他家大前天买的种,现在就出芽了。眼看着天要冷了,可我看那芽精神着呢。你快去买,去晚了,回头卖完了。”

戴州啃了两口馒头,听说有茄子黄瓜,嘴上问了句,“这茄子黄瓜能种出来吗?”

不过想着冬天饭桌上也能多几样菜,腿上的动作倒是不慢。出了门,蹬了自行车就往种子站去了。

等到他去了才知道,启云星一共就四种种子,量不多,他来的晚却也还算巧。黄瓜种还剩一包,剩下的就是莴苣和白菜了。

第二天,戴家就将种子给种下去了。

莴苣和白菜本就是耐寒的,种下去之后,戴家人倒是不怎么担心,饭桌上肯定是能够吃上这两样菜的。可是黄瓜这东西,正常品种肯定是不耐寒的。

每天,戴家人都照着一日三餐蹲在黄瓜地旁边,就盯着埋下去的那些种子。

第三天的时候,戴州的小儿子呼喊道:“奶,奶,出芽了出牙了,我看见了。”

戴州的老娘从厨房冲了出来,蹲下去仔细看了又看,确定是黄瓜出芽了。

她满脸都是高兴的模样,咧着嘴,笑的一脸褶子,心情出奇的好。她拍了拍小孙子的头,说道:“今年冬天,咱们不光有白菜了,还能吃上黄瓜了。”

黄瓜清脆爽口,老黄瓜可以烧汤,跟别的汤比起来,老黄瓜汤可是格外的清爽。拍黄瓜吃起来也不错。青椒爆炒黄瓜,尝起来透鲜。切的黄瓜丝儿,还能蘸酱卷饼吃。这可是好东西!

以前日子过的苦的时候,院子里都是种点红薯当口粮的,以防万一。即便是农村有地的人家,也是在自留地上种玉米红薯这些东西,黄瓜洋柿子这些,可是少有人会种。

也就这两年,日子稍微好点儿了,饭桌上也开始讲究菜肉搭配了。

又过了五六天左右,黄瓜苗儿已经出来了,瞧着一点儿蔫搭的痕迹都没有,压根就没有受冻的迹象。

只一个月左右的时候,戴家黄瓜架子也搭好了,花儿也开了。不过现在冬天,没有密封蝴蝶之类的,授粉倒是成了问题。首都这个时候风大,黄瓜倒也能靠自然授粉,可这效率把握不准。

戴州的爸妈都开始行动起来,根据买种子的时候,那人交代的,给雌花人工授粉。又过了几个,小小的一根根的黄瓜就挂在了黄瓜架子上。

这场景,叫人看着十分高兴。

这样的一幕,也发生在首都周边不少人家。最近这两年来,有关于启云星的报道确实不少,老百姓如今听到启云星这三个字儿的时候,打从心底里会有一股信任感。

但这新品种的种子种下去之后,情况究竟怎么样,不少买了种子的人心中也还是有疑虑的。直到看到果实挂着,顶着寒风,这些蔬菜长的一个比一个结实,他们的心这才算是放了下来。

启云星也安排了员工对购买了种子的人进行了跟踪记录,他们选了两个村子和城里的几户人家作为记录的目标。记录保持了大概两个月左右,基本上所有的结果都是不错的,除了有一家是种在泡沫箱子里头的,长势要比长在地头里的,稍微差一点儿。

也有人将种子种在花盆里的,其中一个不小心将花盆打碎了,苗苗只抢救回来一部分。

总的来说,这些种子的结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出芽率高,性状稳定,耐寒程度也比较高。看着汇总上来的报告,林苑的心里也就放心了。

十一月中旬,首都的天气已经冷的不行。外头街上,也有几个人在卖菜。里头是新鲜的茄子和黄瓜,还有一些白菜莴苣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