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恩师,是弟子妄言了。”他见张居正实在难受,便忍不住上前一步,轻轻拍着张居正后背,“恩师不必放在心上。”

张居正道:“我若将你所言句句放在心上,恐怕早就被气坏了。”

“朝中官员有人劝我归政,也有人觉得,陛下尚无亲政之能,我应当多替陛下看顾几年。”张居正叹道,“可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位官员所言如你一般触动到我。”

柳贺道:“那是因为恩师纵容弟子,弟子才敢说旁人不敢说的话。”

张居正道:“此事我自有计较。”

之后张居正刻意避开了为天子写罪己诏的话题,反倒和柳贺谈起了他归乡后的见闻。

柳贺几篇《乡居小记》张居正都已读过,他平日一贯不爱浮词,总觉浮词令人心散,写文浮躁者为官必然不会踏实。

但换成柳贺就不同了,柳贺是他亲选的会元,成就三元的荣耀中有他的一份,之后柳

贺在文坛大放异彩,张居正本就对他有偏向,见他文章出众,自然更觉得他有本事。

何况柳贺文章的确写得极好,他有自己提携,为官时官声生又十分不错,加上一篇篇文章的影响力,在士林中,柳贺的名声是胜过自己的。

柳贺被会推为礼部尚书,在张居正看来,既是他一力推动,也有柳贺凭本事赢得众官员信赖的缘故在。

他在朝或天子信重,在地方时又收获了百姓的口碑,读书人也相当佩服他柳三元。

柳贺回镇江这一年,张居正心中也在不断思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