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

廪饩一项就所费非凡,放在以往,官员们都得勒紧裤带过日子,国子生的俸禄更是难以保障,因而常有国子生来礼部找事。

六部之中,礼部的确是最缺钱的,花销多,进项却少,唯一能称得上进项的,恐怕也只有教坊司的皮肉钱。

吃过饭,柳贺继续集中精力写文章,他主要从几个角度来考虑削藩之事:

一是就藩,亲王就藩所耗财力、物力、人力巨大,要建府,要养活人口,藩王又大多贪得无厌,需要一省百姓供养。

二是怎么削,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将诸侯的土地越削越少,减少诸侯的势力范围,但大明的情形与汉朝时并不等同,藩王本质上是没有土地与兵权的,要削的话,一是可以降等,如今大明藩王有八等,在柳贺看来,八等着实有些多了,改成六等以下恐怕能稍稍减缓一些压力。

但这种做法,宗室的反对声必然巨大。

还有一种,便是效仿嘉靖朝时的做法,嘉靖朝时,令宗室男丁十五岁方可领俸禄,这就平白省了五年的俸禄,然而宗室子弟养尊处优,长寿者众多,只限制起始时间恐怕也有难度,不若效仿后世退休的理论去执行。

除此之外,需得让宗室有事可做,这藩一旦削了,宗室那般多人生存又该怎么办?

他在这里忙碌削藩的事,回头宗室到天子那边去告状哭诉,事情或许又会不了了之。

大明朝的许多政策都是这般哭没的。

柳贺眉头渐渐皱起,他脑海中一边想着削藩的种种事宜,一边又将自己方才所想之事批驳掉,这事要做,但下手还需和缓一些,藩王们虽无武力,可谁也不能保证宁王朱宸濠之事不复起。

蜡烛燃尽了,柳贺重新点好烛,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