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

翰林院与詹事府都围绕着玉河桥而建,翰林院前是工部与兵部,再过一条街才是礼部衙门。

京官三品,礼部侍郎,这个职位是无数官员的期盼,它意味着柳贺正式迈入了廷臣的序列,成为了朝廷重臣中的一员。

三品以上重臣方可参加会推,有权推选官员,尽管只是一票,却令无数外官趋之若鹜,遇上会推巡抚、总督时,柳贺这礼部侍郎家的门槛恐怕都要被踏破。

今日柳贺归家,家中早已堆满了贺礼。

柳贺不是海瑞那样律人律己的清官,但不该收的银子他从来不会收,然而自任日讲官以来,柳贺便常常收到贺仪,刚任日讲时,九卿衙门的官员与他交情并不算深,贺仪也简单,可今日他升了侍郎,从吏部尚书王国光起,人人都送了贺礼,就连他的顶头上司潘晟也是如此。

汪镗卸任礼部尚书后,潘晟自南京礼部尚书的位置上转至京城,二度出任礼部尚书,张居正着力削藩,除了要有一专人办事外,礼部尚书也必须不能拖后腿。

柳贺为道谢这事就忙碌了许久。

六部尚书中,与他最熟的无疑是吴桂芳,其余如张学颜、方逢时皆是靠军功进位,是铁杆张党,柳贺虽是张居正的门生,却并未被张居正引荐给这二人,这二人自然也不会与柳贺私下有交情,免得生事,反叫张居正心中猜疑。

……

将这些事忙完,柳贺才有空到礼部衙门去报道。

升了三品官,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