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页

诰敕之事原本是由内阁负责,嘉靖年间,因张璁之言,嘉靖罢了内阁诰敕侍郎,而将诰敕官以翰林院词臣为之,而负责诰敕的翰林虽仍挂着翰林之职,但修书、修史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自然就可免了。

毕竟内阁事务为重。

众翰林接了任务,自然以这敕书为重,柳贺却不慌不忙地将《实录》的几个条文写完,反正丁士美也未催促,他只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就行。

忙完条文,柳贺又将韩愈《贺雨表》读了一遍,他原本就很喜爱韩愈的文章,科考中练文章时也极力向韩愈靠近,而到了翰林院中,众翰林作文章时也以韩愈《贺雨表》与柳宗元《代柳公绰谢表》为范本。

这起源于洪武朝时,太/祖命翰林院选择“唐宋名儒笺表可为法者”,众翰林衡定再三,最终以这两篇为样本,之后翰林文章便依此而作。

柳贺泡了一杯茶,配着赵志皋带来的果干吃,出过汗之后,思绪仿佛也更通畅了。

柳贺有一阵没写文章了,但文章功底依旧在,他磨好墨,闭目沉思了一会儿,腹中酝酿着敕书的格式。

思索了约莫一刻钟,柳贺才在稿纸上动笔,写这种文章的重点是要打好腹稿,不能一边想一边写,柳贺思考得慢,写起来速度却很快,不过一会儿,他便将一篇完整的敕书写完。

柳贺刚刚搁下毛笔,丁士美便自里间走出:“还有哪一位翰林未交?”

应声者不过三两人而已。

柳贺原本觉得自己写得挺快的,此刻才蓦然意识到,他居然是最慢的几人之一。

他当下便也不等了,将自己的文章交予了丁士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