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页

唐鹤征与刘瑊均是少时便有才名的代表人物,这两人拿下院试的一二名并不叫人意外。

唐鹤征与刘瑊之后,只见红榜上写着——

“第三名,镇江府丹徒县柳贺,诗。”

“咦?”

“这柳贺之名……以往未曾听过啊!”

“本省之中,治《诗》的士子千千万,缘何这柳贺能独得《诗》一房经魁?”

放眼整个南直隶,治《诗》的士子历年都是最多的,各府之中皆有治《诗》闻名的士子,这些士子论名气也不比唐鹤征刘瑊弱上多少,放榜前几日,就有不少人猜测,此次这几人中的哪位能独占《诗》一房的经魁,被列入经魁候选的士子们各有支持者,谁知此时名次揭晓,竟是许多士子未曾听说过的柳贺。

这也和柳贺性子低调有关,考前考后他都安安稳稳地待着,没有扩展自己在众士子中的人脉,也没有特意彰显自己的才学,因而知晓他名字的人并不多。

人群中,镇江府的士子们此时不由替柳贺出声:“柳贺柳兄是我们镇江府四月府试的第二。”

柳贺虽然为人低调,但此刻他在榜便是代表镇江一府的士子,绝不能叫人小瞧了去。

“原来如此。”

“姜兄与这位柳兄可相熟?”院试第二的刘瑊询问着姜士昌,他比姜士昌大上不少岁,但两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两人相处起来倒是格外投缘。

“不熟。”姜士昌答道,“但他的文章要略胜于我。”

刘瑊闻言不由愕然。

姜士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