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队医所说,拉伤队运动员来说本身并不严重,可一旦变为习惯性的,那情况就有些糟糕了。

队医给陆鸣及时做了处理,就嘱咐教练们放陆鸣回去休息:“这两天别让他训练了,多休息一段时间,让他肌肉放松一下,可能是之前跑得太狠了,身体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教练们均是一脸凝重地答应了。

其实对运动员来说,肌肉疲劳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尤其在有比赛和训练的时候,肌肉难免会超载,即便有休息时间,可休息之后还是要投入训练,必须长期保持一种紧张的状态,想彻底地休息几乎是不可能的。

陆鸣并未觉得这次集训的负担有多重,但他前期积累下来的疲惫却切实反映在他身体上,久而久之形成了拉伤。

于是陆鸣成了酒店里的一条咸鱼,教练们盯着他,队医也时刻和队里分享他的身体状况,待遇堪比国宝大熊猫。

他的队友们每天被训练折磨得想哭,陆鸣每晚都能听见他们的哭诉,他只能一边耐心听着,一边嗑着瓜子。

不训练的日子真的挺闲的,说实话,陆鸣真有些不适应。

他之前不是没有过休息的时候,训练的间隙教练们当然也会放他回去休息,可那和每天干坐着毕竟不一样,在陆鸣看来,那种形式是他主动对身体进行调整,节奏由他自己掌控,现在则不然,他太被动了。

陆鸣只能摸摸手机看看电视。

《猫和老鼠》被他翻来覆去地看,已经看得差不多了,陈清给陆鸣推荐了《喜羊羊和灰太狼》,因为他比较喜欢小灰灰。

陆鸣:“……”

他深深怀疑,陈清的安利并不真诚。

陆鸣又看了几集《海贼王》,还是闲得没事,就找出布雷克近段时间以来的比赛视频来看,现在视频网站上关于田径比赛的纪录虽然不算多,却比前几年要丰富多了,清晰度也提升了不少,唯一的缺点就是语言上,中文和英文都还好,有时候解说叽里呱啦拽一堆,陆鸣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好在有英文的道次说明,比赛选手的身份他倒是能看得很清楚。

到这个时候,陆鸣也不焦虑也不心烦了。

他很专注地去研究比赛的录像,不管是自己参与的还是没有参与的,这些他都很感兴趣。

赛场能够给他宁静感,这是其他事物所不具备的。

……

这天,陈清柳乐成回来,发现陆鸣又在看比赛,队里特意给他换了一台超大超清的电视机,方便他看清楚,也方便做笔记,见陆鸣对这事实在有兴趣,队里干脆让陆鸣这段时间里当参谋,分析短跑赛场上参赛选手的技术风格,不仅是博尔特和盖伊这一级别的运动员,也包括在世锦赛中露面,但成绩却并不出色的一批选手。

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了解对手,另一方面则是去探究适应华国选手的短跑技术。

陆鸣只有一个,他的天赋是队内公认的,也是国际田坛公认的,可陆鸣的成绩却是天赋与自身技术的双重体现,这一点同样是公认的。

目前的短跑队里,没有一个选手的天赋可以和陆鸣媲美,可如果能够吸收到与选手们各自相匹配的技巧,华国短跑队的成绩必然还会迎来飞跃。

陆鸣的眼光是很毒辣的,他毕竟大赛经验丰富,见识过的对手也多,更明白自己和其他选手的优劣所在。

华国队目前的训练要比几年前科学得多,一方面是借鉴了海外田径强国的经验,另一方面是通过引进教练来提升选手们的整体实力,陆鸣论训练能力当然是不如经验丰富的教练们,可他有自己的优势——他是那个上场比赛的选手,什么样的技巧可以提升速度,某个选手的优势在哪里,陆鸣要比身处场外的教练更清楚。

“你还在努力?”陈清看向陆鸣的笔记本,果然,一天不见,那里又记录得满满当当的,说实话,和陆鸣当了这么长时间的队友,陈清最佩服陆鸣的一点是,对方似乎对短跑这件事永远不觉得腻。

不管是训练、比赛、看视频……只要是和短跑相关的事情,哪怕本身再枯燥再无聊,陆鸣也丝毫不会觉得厌烦。

在很多观众想象中,陆鸣这一级别的运动员可能会在训练中享受特殊待遇,比如,参与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训练内容,今天飞法国训练,明天飞德国训练,比之一般运动员享受着更好的待遇,但事实上,陆鸣确实为了提升成绩出过国,可队里享受这种待遇的也并非他一个,多数情况下陆鸣还是随大部队一起训练。

在很多时候,一些刚刚在国内崭露头角的运动员都不愿意去踏实完成的基础训练陆鸣会认真做完,简单的热身动作他会根据教练的标准做到最好,这种风格让不少刚进国家队的选手都有些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