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短跑是被陆统治着的,这是很多人持有的观点。在今年他所参加的比赛中,除了纽约室内赛外,陆至今未尝一败,他的疯狂令我想到了2008年和2009年的博尔特,在这一年,我可以清晰地看见陆的野心。”

即便场中以美国选手居多,现场解说还是用大篇幅向观众们介绍了陆鸣,但事实上,田径迷们对陆鸣的了解并不逊于任何一位美国选手。

甚至有不少田径迷们制作过陆鸣的成长路线——起点是2007年的大阪世锦赛,自那之后,陆鸣的成绩逐步飞升,稳定到了不可思议的状态,而且100米和200米项目同时爆发。

从卡尔·刘易斯的角度看,陆鸣的迅速成长太过不可思议,可在一路关注陆鸣的田径迷们眼中,陆鸣的提升或许迅速,却并非无迹可寻。

因为陆鸣参加的比赛数量一直很多,为田径迷们提供了足够的数据支撑。

“on your arks”

“set”

随着裁判发出号令,海沃德体育场陷入了一瞬的平静。

发令枪也在后一刻迅速响起。

海沃德体育场瞬间充斥着声浪,一众选手中,陆鸣的起步臻于完美,很多观众来到现场就是想见证他那世界级的起跑。

起跑之后,陆鸣便一直在加速,弯道上,选手们的身影全部充满了力量,但陆鸣始终是最受关注的那一个——

即便在弯道上,观众们也能看出来,陆鸣的速度相比其他选手是占据优势的。

进入直道的瞬间,场上的形势骤然明朗——跑在第一位的是陆鸣。

现场的观众对于这一结果并不意外,他们感到意外的是——此刻处于第二位的竟然不是泰森·盖伊,而是沃尔特·迪克斯。

进入直道之后,选手们的速度看起来更加快了,事实上,由于200米的距离并不短,迪克斯、盖伊以及陆鸣都是兼项100米的选手,在200米的后半程,他们自然不如100米后半程冲得那么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