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边教授有些激动地道:“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北京猿人出现的时候,日本也已经有了猿人活动的痕迹!”

鉴于台下的中国学员,出于尊重,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中国学员顿时明白了,这话太明显了,谁是谁的祖宗都不一定呢,也许日本这块小岛才是最初的发源地?

田边教授收敛了情绪,继续给大家介绍,于是大屏幕上便显示了藤村新一最近发现的石器,有t形的,也有u形的,田边教授兴致勃勃地解释,这些都是发现于六十万年前的地层中,日本的《科学》杂志上有几位权威考古学者发表的文章,上面对这些石器进行了诠释,认为u形石是女性的器官,而t则是男性的器官,这是一种生殖崇拜,猿人摆出这种图形是为了祈祷庄稼丰收等。

“当然了,还有另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在六十万年前,上高森遗址的猿人已经开始使用非常复杂的语言,他们已经在记录时间了!”

最后,田边教授又着重介绍了被日本考古界誉为“神手”的藤村新一,他是如何创造了日本考古界的奇迹,是如何以一己之力将日本石器时代考古从三万年前推进到了六十万年前。

看得出,在场日本考古界的同仁对于这位“神手”显然非常崇拜,他们脸上都露出了憧憬和敬佩。

欢迎会结束后,几个中国队员回去下榻的宾馆。

原本来到日本,看到这边的各种现代化,大家挺兴奋的,不过现在,听到人家这十年的成就,想到最近这些年中国考古的种种落后,难免羞愧。

赵谭智叹道:“我们还是应该多向人家学习,为什么人家能够有这样的进展?为什么中国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一直迟迟不前?”

学员们听着,说什么的都有,其中一位感慨道:“我觉得这个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考古学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技术和文化都有很大关系,这些年我们经济水平确实远远落后于日本,技术不足,基础薄,底子弱,在考古综合实力方面,差距还很大。”

其它学员也赞同:“不说别的,就是水下考古这一块,他们已经有完善的考古培训体系,也有非常先进的水下设备,但是我们却一穷二白,一切从头开始。”

说起这些,大家心中都有些沉重,路远而其修远兮,要想追上人家,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家讨论了半天,初挽一直不吭声。

大家伙分析的这些原因自然都是没问题的,这确实是摆在中国考古学面前的事实,但是日本这十年考古的神话,那只是一场世纪大骗局罢了。

这件事说出来荒谬到没人相信,但却是事实,以至于当事情被揭穿后,日本考古界成了一个大笑话,据说考古人员纷纷转行,羞于提及自己的行业。

虽然他们的技术各方面确实先进,但是这样虚假繁荣放卫星也不像话,也实在是没意思透了。

这次的培训班历时45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级潜水、开放水域潜水和救援潜水等课程,第二个阶段主要是水下考古实习锻炼。

初挽帮大家协调过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后,学员们开始了正式培训,她便开始去敲定第二阶段水下考古实习的地点,还需要做水下考古项目的前期准备,需要和日本水下考古培训机构协调时间等。

这期间,她也了解了藤村新一目前的工作情况,知道他最近正参加新时期考古研究所的一向调研,矢志要发现“八十万年前的石器”,地点恰好就是岩出山町的“座散乱木遗址”附近。

初挽算了算时间,倒是正好赶得上,又自己跑去“座散乱木遗址”研究了下地形,这才回去。

接下来三周,她也没什么工作,除了偶尔需要协调水下考古培训任务外,其它时候可以自由行动。

她便顺势自己过去了大阪,逛一逛这边的古玩市场。

其实大阪并没有像中国或者美国那样的大型旧货或者古玩市场,这边的古玩一般都在古玩商店里,捡漏可能性也不大。

不过大阪的老松通古董一条街倒是可以逛逛,初挽走了一趟,没遇到什么合适的,又过去了四天王寺古董市,这里说是古董,其实各家的旧物比较多,要想在这里面淘到什么,自然需要眼力界。

初挽其实也不指望一定淘到,只是走走看看,这也算是一种乐趣。

这么随意走着,她淘到了一把日本正宗的南部铁壶,应该有三百年了,花了一百多人民币,这多少算是一个漏,不算很大,但也值得拿着,毕竟来一趟,她也想收一些当地特色古董。

买了铁壶后,她继续往前走,走过一处地摊时,隐约在那各样杂物中看到一抹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