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也过来,他热情地和初挽聊,他现年四十多岁了,有个儿子和初挽差不多大,言语间很热情地要介绍自己儿子和初挽认识:“让他向你学习!”

初挽便解释:“潘先生,我已经结婚了。”

潘先生一听,明显有些失望:“这样啊……没事,多交流,多学习嘛!”

吃过饭后,大家各自报上自己要卖的物件,报上去后,未必能通过,不够格的根本不能参加第二天的封货交易。

初挽别的没拿,直接三件明三代空白期的青花瓷,一件新得的康熙粉彩祝寿瓶。

明三代空白期青花瓷都是炙手可热的时候,自然轻易通过,对方又问了底价,初挽都一一报上了。

因初挽那件康熙粉彩祝寿瓶已经被大家知道的,那伙计做事老道,又给了她一个牌子,这次牌子是二十一号,这样别人就算知道了康熙粉彩祝寿瓶,也不会由此猜到初挽的其它物件。

初挽见此,不免暗暗感慨宝香斋伙计做事的老道。

其实刀鹤兮并不是长袖善舞的人,他也不爱和人打交道,性子更是古怪,但是他后来能把事业做得那么大,想来是在细节处下了大功夫。

吃过饭后,大家便被宝香斋伙计引到了一处院落,那院落是老式四合院格局,院中放着一尊黑色半身雕像,汉白玉的,看不出雕塑得是什么,天井里有葡萄架,种着几棵石榴树,穿过这天井,便到了那边的排房内。

房间内陈列古色古香,都是一水儿的红木家具,房间内零星摆放着博古架,那上面都是标上了底价的各样物件,是要参加明天封货交易的,每一个都写着底价以及牌号。

这里是不实名的封货交易,没有人知道货主是谁,只能看到牌号和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