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挽接过来,看了看,道:“这是红山玉猪。”

她知道易铁生没听说过,便解释道:“五十年前,赤峰东郊红山发现的,当时老太爷曾经收过一个小的,不过解放后就不见了。最近几年开始考古调查那一块,流落到外面的物件很少,这一件,不知道被什么人捎带出来的,也可能是当地农民捡到的。”

以后这种红山玉,跑到博物馆去看,也只是隔着玻璃,哪能仔细看呢。

这时候,走到了僻静处,她拿出来细细讲给易铁生:“你看这个玉猪,颜色有点像良渚鸡骨白,不过鸡骨白一般都腐了,这个就比较莹润。”

说着,她翻开另一面:“以后去了文物局或者博物馆,他们也不会轻易让我们看到这种玉猪的另一面,这一面土咬痕迹明显,这里留着褐沁驳,生坑出来的,都是这种阴阳面,这个和在土里埋着的方位有关。”

易铁生仔细看着,像这种鉴别细节,如果是外人,必是藏着掖着,不要说手把手地指点,就是给看一眼都难,毕竟这都是吃饭的本钱。

他研看了一番,才点头道:“那买家,应该是因为这个土咬痕,才后悔了。”

初挽笑道:“他估计不懂,被瞎忽悠的,买了后又后悔,不过也正常,现在红山玉流传出来的很少,一般人都没见过,我们能碰到一件,算是我们的运气,其实刚才给他三十块也行。”

在古玩买卖市场上,在能捡漏的时候,她从来都是当出手便出手,快狠准,绝对不会有仁慈之心。

但是对于这种纯外行的棒槌,如果可以,在这种小钱上,她也不至于苛待了别人,和外行人计较,犯不着,也不差那仨瓜两枣的。

易铁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对方不要。”

初挽颔首,没再说什么,其实易铁生是对的,对方要二十五,自己是万万不能主动给三十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