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页

其他各行各业的人才更多。

这个学校还只是个小学。

竺侯光着脚踩在沙滩上,一边跟着孩子们往村里走,一边说道:“现在可没那么多人了。早年咱们那会儿是占了便宜,但凡认识几个字,就能找到不错的活计。现在教育普及率高,识字率高,各行各业的要求都提高了不少。现在南泉在推的成人职业教育做得不错,等试点成功了,说不定可以推一推。”

成人职业教育这个,其实是从最早的扫盲班开始的。

负责基础教育的小学开办起,就几乎同步展开一些针对成年人的扫盲短期课程,旨在认识常用字,能够读写简单的信件,会写自己的名字。教的内容不多,但是收费低廉,学习时长也短,很多岁数不大的成年人都愿意学一学。

有些不怎么差钱的,甚至愿意为了看懂话本,听懂唱戏,来报班上课。想要达到那样的水平,显然不是扫盲就行,得更深入学习,还有因此一不小心考上了官的。

接下来就是账房的培训课程,讲怎么新式记账之类的内容。

像南泉百业兴旺,往来的人流庞杂,职业技能培训是非常受欢迎的。

但是目前大梁大部分地方,都没有那么大的能够支撑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存在。

很多地方就是简单的农牧业,类似银城几乎只有酿酒这样单一行业。

竺侯的意思也不是马上就全国推,还是一个一个地方来,因地制宜。

说着,一行人已经到了村里。

尉迟兰第一眼看到的村子边上的一大片野柠檬,整张脸都皱了起来,还往竺年身后躲了躲,接着才看到一排排房屋。

竺年看他的样子就笑:“柠檬很好用的,当地人还能用来清洁碗盘和衣服上的污渍。做成蜜饯不也挺好吃的?”

尉迟兰又看了一眼那片柠檬,再重新扭过头去看村里的房子:“这房子造得有点意思。”自从他第一次不察被柠檬酸到之后,这个坏狸奴就变着法儿让他吃柠檬。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看他控制不住的变脸。

他倒是想忍着,偏偏当着竺年的面,是一点自控力都没有。

在外人面前,他还是能撑一撑的。

竺年拉着他的手,也跟着他看。

在一片开阔平坦的土地上,房屋并没有呈现横平竖直,或者相对整齐的排列方式。格局反倒非常像南地某些海边的小山城,道路窄窄的弯弯的,两边的墙很高。

围墙和房屋看得出都打了扎实的地基,全是一块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之上,用来垒墙的主要材料不是砖石,而是蚝壳。

蚝壳边缘锋利,一丈多高的墙想要用普通的办法攀爬上去,能把人皮肉都削去一层。

“都是生蚝的壳。”竺侯解释,“外面近海有蚝排专门养这些,每年搜集的蚝壳很多,除了直接这么垒砌,烧制后就是石灰。”

已经在新京生活了一段时间的尉迟兰,对生蚝并不陌生:“那么多生蚝,还需要养?卖得完吗?”

生蚝这种东西,海边礁石上到处都是。沿海的人直接过来用棍子和刀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