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页

一边是宋婉他们生活的地方,另外一边是办公的地方。

郑锦也站起来行礼。

他的位置在宋果果后面一点,两个小孩儿占据着宋婉身后靠近内侍的位置,那是一个相对不起眼的角落,摆明了就是旁听的。

竺年和尉迟兰的位置就不一样了,不用宋婉指,就往她身边一左一右坐下。

这时候新京的朝臣陆续进来。

竺年也不好说什么,就等宋婉最后到了之后,就开始开小会。

新京的管理相对简单,但毕竟也是一片极其广袤的土地,且以平原为主,有少量的山川丘陵,且全年没有寒冷。生活方面的问题比起内陆地区要少很多。

问题少,不是没有。

单纯从生存角度来说,新京的生存环境比大部分大梁的地区都要好很多。

炎热湿润的环境,大片肥沃的平原,人们甚至不需要耕种,就能从大自然中获取足够生存的食物,而且种类丰富。

像是之前竺年说过的一年三熟的水稻,尉迟兰只有到了新京之后,才有了真切的感觉。

新京的行道树都是各种果树。和上都那边摘樱桃还能搞个节日不一样,这边的果子熟透了掉在地上,人们都懒得去捡。

衣物的功能更多的是蔽体和美观,而不是保暖。

内陆说起来也流行了好几年的短袖短裙的装扮,到现在偶尔还会被老学究指指点点说伤风败俗。

在新京,多的是穿着背心短裤短裙到处跑的男男女女。

但海外十六州,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医药。

炎热湿润的环境不仅滋养了丰沛的食物,同样也给疫病带来巨大的生存传染空间。

宋婉对于海外州郡开拓步伐的放缓,除了受限于人力物力之外,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竺年和尉迟兰他们听了半天会议,结束后又直接在御书房里办公,等中午吃过饭一边遛弯一边闲聊才说起这方面的话题。

“是不是还会乱吃东西?”

宋婉一听,就想看怪物一样看了一眼竺年:“你不在海外待着,知道的倒是不少。”

竺年歪头看了她一眼:“我又没派人过来打探消息什么的。南地西南那边也这样。”应该说情况要更加严重。

南地西南,靠近交沱附近,气候和新京很类似,但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少。人们一年四季都从大山里获取食物。

在生物学发展到他上辈子的程度,人们的步伐遍布五湖四海,知道趋同进化。

但在这个生物学刚开始起步的阶段,人们对生物的认知很多都是用人命填出来的。

这种东西是祖祖辈辈常吃的,就是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