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页

而且他们理解的野菜,和竺年眼中的野菜很不一样。

春季刚冒头的鲜嫩的芽,大部分人都会将之视为野菜,不管味道是苦的还是涩的还是奇奇怪怪的,只讲究一个新鲜。

竺年不行,想起自己早年被忽悠吃进去的“草”,心里面就会跟着冒出……草。

他就有些纠结,又想去摘野菜打猎,又不想吃野菜和野物。

宋婉没考虑那么多,就催着他赶紧造房子。

竺年就直接把自己桌上的稿纸拿开,熟练地画起了宅院。

周围就有夕照原的天然风景,用不着再设计什么花园。就是建造在这个地方,要防着点野兽还有大风。

嗯,蚊虫和取水、采暖也要多注意。

黎公公帮着把拿开的画稿收起来。

竺年是用炭笔画的图,不用像尉迟兰他们要等墨迹晾干,直接收就好。

他收得很仔细,一举一动中都透着郑重,对竺年身份的尊重有一部分,更多的是他已经看过许多次,竺年的画稿变成实物之后,会带来的改变。

他不懂什么画作的好坏,但在心里觉得竺年的画,比尉迟兰的、吴灲的要重要的多。

等第二天早上,宋婉和吴灲在尉迟兰的陪同下进了一趟林子,果然还是一片萧条,暂时还看不到野菜的迹象,只能用望远镜看了看上都城,才悻悻而归。

竺年倒是动作快,一回宫就招了匠人去山上造房子,然后就又被参了,说他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但也有一批人琢磨着是不是竺年准备在夕照原上盖房子,各处打听是不是能买夕照原附近的地。

在以前,夕照原因为处于上都的高处,是上都的一道天然屏障,只有驻扎的军队和皇陵,是绝对不会对外买卖土地的。

但姜国的皇陵现在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了,北面那是真正的苦寒之地,有没有人都不知道,更谈不上防范,说不定就能买卖了呢?

虽说夕照原确实不算什么好地方吧,但看看大泥洼以前什么样现在什么样,心动的人比比皆是。

竺年对后者简单否认了,至于参他的前者,他压根懒得理会。

他本以为自己的刻意忽视,会引来这票子言官的激烈反弹,每天给他写三封奏折什么的,结果一点事情都没有,平静得有点诡异,问大学士:“没有参我的本子?”

在御书房里轮值的大学士,普遍年纪比较轻,今天这位更是长着一张娃娃脸,未语先笑:“没有。”

选拔大学士,都是年轻官员中最顶尖的那一小撮。在御书房当值,是让他们做一些秘书工作,顺便也是让他们对天下大事有个概念。或长或短,他们就会被外放出去,作为地方官历练。

等历练了一圈回来之后,这些人就能成为真正有专业有经验的栋梁之材,能够支撑起国家这座华厦,不至于长久待在高高的庙堂上,不接地气。

另外一批年纪比较大的大学士,这些基本就是类似吴灲这样的大学问家,领一个荣誉称号,能够翻阅宫中的藏书,给皇帝、皇子等上上课之类的,作用类似皇帝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