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页

国丈嘛,有个侯爵的名头,有朝廷发放的不菲的俸禄,还有各种御赐之物,作为皇后娘家的体面。

他们既然要来,那竺瀚和罗英肯定是不能拦的。

而且外孙和外孙女大婚在即,外家肯定是要出席的。

竺年一撇嘴:“我凭什么把我的婚房给他们啊!我花了好大心思弄的呢。”嬉王府的主屋内院,已经是他当时能给尉迟兰最大的心意了。确定婚期之后,他也在对整个王府的细节在进行调整。他自来水都整差不多了!

尉迟兰就说道:“要不把我的将军府给他们。反正我也不住那边,就是把府里的一些人搬一搬。”

竺瀚觉得这也是个办法:“那就这么做吧。梅园就算了,他们还是低调点做人。正好你们奶奶在家,让她多和他们谈谈。”

他这回觉出自己母亲在家的好处来了,走的时候脚步都轻飘了许多。

外头冷,竺年和尉迟兰站了一会儿就回屋去了。

竺年还嘀咕:“干嘛找奶奶啊,外公外婆找娘去搞定就行啦。你记得我刚来京城的时候不?我外公外婆在我娘面前跟个小鸡仔似的。”

尉迟兰就板着脸纠正:“胡闹,哪有这么说自己外公外婆的?”

竺年就跳到他背上胡闹。

尉迟兰走的时候还特意顿了顿,抬头看了看门框的高度,往下蹲着走过去,就怕把竺年的脑袋磕到,万一把人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撞得乱七八糟就更不好了。

“嘻嘻。”竺年被背到屋里头还不肯下来,搂着人脖子蹭蹭脸,又咬了几口,没用力,把尉迟兰的脊骨都咬酥了。

“别……明天不是休沐。”他们得到御书房去上班。

大朝会一般都是没什么大事情,差不多就是做个工作报告。真正处理事情的是御书房里的小会。

竺年这个太子,在处理内政方面的实务经验,比朝中任何人都要强。唯一能和他实际说上几句的,大概就一个徐伶。

剩下的一些世家门阀出身的官员,对哪怕自己出身地方的民生都不够了解。

本来他们是觉得自己了解的,但他们不知道当地的粮价、布价,不知道百姓的收入和花销。他们知道的是某年税收多少,其中粮多少、布多少、钱多少,百姓有几户等等。

说白了,他们压根就不知道百姓是怎么过日子的。

一个连地基都不知道怎么打的人,怎么能够平地起高楼呢?

虽然话没明说,但包括竺瀚这位皇帝在内,许多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的君臣都在疯狂补课。

上行下效。落在百姓眼中,就是这一朝的君臣开始接地气起来,什么地方都能偶遇,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有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当街拦住了问也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