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页

他简单说了一遍,不仅让竺瀚大为震撼,而且御书房里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说的,也都一样震撼。

要给这些人说通道理,并不难。

“异地处之,换做是你的妹妹、女儿嫁与他人,被他人典当,你们能不能接受?”

什么道理、伦常,那都是说给别人听的。

真要事情落到自己头上,真能按照大道理做的有几个?

别说什么相看好的女婿,家境殷实,女儿带过去的嫁妆多之类。哪怕不像现在这样兵荒马乱,人一辈子好几十年,哪能保证家境一直平顺,且一直都擅于经营的?家道中落的比比皆是。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了?往上数几辈,谁家祖上没阔过?

把自己妹妹和女儿典当给他人这样的事情,只是想想就能把妹夫、女婿给打死。

当然,只是改了律法作用有限,主要还是保障女性的财产权以及女性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经济独立,尤其是在这个有徭役的时代,也需要做到保障这方面的问题。

也不能一味的大肆提高女性的福利待遇,这样难免会造成一些富贵人家钻空子。

而且这年头别说女性,男性的权益也是没什么保障的,更别说更弱势一些的老人和儿童。

多少小孩儿从出生到死亡,都不会值得花费一点上户口的笔墨,究竟怎么死的,只有天知地知。

后续确保律法的落实,以及普法教育,才是最大的工作量所在。

首先第一步是有法可依。

否则除非类似竺年这样,在那种情况下他说出来的就算,不然普通官员这么干一个试试?

甚至于同样是竺年,若是正经太子,同样处理这样的事情,少不得被一些卫道士弹劾他有违伦常不遵法纪。

竺瀚逃不过,就只能看那些法条的草案。

也许是自家女性几辈子都强势,南地的风气也都是女性强势多一些,他倒是觉得这些更改的相关律法不难接受。

“家贫百事哀。归根结底还是穷闹的。”竺瀚想到一件事,“阿钧弄了个什么妇联,我也往里头捐点钱好了。”

“阿钧在哪儿你都不知道。你就那点零花钱,还是留着自己用。”竺年觉得给自己老爹一点威严也忒难,“不想休息就到落霞湖钓鱼去,那边鱼又大又傻,顺便把这些东西都看了。”

御书房里其他人缩了缩脖子,心想:世子再怎么被看重,也不该和南王这么说话啊。君臣父子才是伦理纲常,哪有儿子给老子派任务的?

没想到竺瀚一跃而起,像是学堂里听到夫子说下课的学生:“那我走了!你忙着,我就不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