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

只不过这些人都是见过世面的老人,对这些并不觉得有什么委屈。

不是说到手的东西越多越贵重,人就能变得更好。

没了那些额外的东西,他们的待遇也和宫中差不多地位的人一样,关键是在这里,他们能过得像个人。

管事们听到竺年的安排后,都表示不赞同。

竺年愣了一下,想了想倒是明白了一点:“这样,你们要是有空,就把库房清点一下,把一些容易坏的东西,拿去给学校、医馆、福寿堂。不方便直接用的,就干脆变卖了再买合适的。”

自从他在京城为质之后,南王府就一船船地往京城送东西。数量远超他和尉迟兰的所需。

他大概能猜到一些,其中包含了他父王的愧疚,南王府的面子,针对其他势力的威慑之类。

两人的东西又涉及到太多礼制,能够直接拿来给别人用的不多。

以他们的情况,这些东西甚至都不方便赏赐给别人。

几年下来堆在库房里,也不知道成什么样了。

管事们下意识反对:“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能够让人温饱,让人不受疾病所苦,才是最合适的。哦,对了,拨一笔钱出来,让医馆专门做一些防疫的准备。养一些狸奴、黄鼠狼、蛇、鸟之类的,抓耗子用。下水道注意清理,准备一些石灰、药材。马上天要热起来,到时候要是打仗,死人一多,要是再碰上汛期……啧。”

竺年描述的场景,管事们就算没亲身经历过,也见听说过差不多的。

他们纷纷变了脸色,领了命回去又赶紧开了个小会,各种忙碌起来。

只不过变卖属于竺年和尉迟兰的东西,哪怕都是从来没用过的,也不好太显眼,行动间难免偷偷摸摸的。

等竺年打扮成一个挑夫,跟在一副小商人模样钱银身后进城的时候,京城里已经传出了“嬉王府家贼”、“嬉王府出的好东西”之类的闲话。

钱银显然认识的人不少,甚至还有个相对固定的落脚店,是一处小商人们偏好暂住的小客栈,在西市。地方窄小,布置得倒是紧凑。

钱银一来,掌柜的就热情过来招呼:“钱大官人来啦!还是住院子?”

客栈大堂兼做吃食,店小二忙得团团转。掌柜就带着钱银和竺年往后头去,一边去看竺年:“这小哥儿倒是生面孔。”

竺年现在不比十四五岁的时候,人没长开,扮成什么人都行。他现在个子太高,只能假装担子太重,压弯了腰才不那么显眼。

又被钱银涂了一身的黝黑,脸颊刻意修饰了一下,就像个普通二十来岁干惯了体力活的汉子。

“这是我兄弟。”钱银自己也挑着一副担子。

扁担两头都压得低低的,显然很沉。

像这种小商人,京城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