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不然,尉迟兰在京城的时候,真就那么空闲,一有空就和一群文人墨客游湖书画?

以前大月的时候,还有些人清楚。

但换了朝代,大月原先那些知道许多密辛的人死的死散的散,就算知道的,怕也在暗中等着看尉迟兰给姜国添堵。

姜国接纳前朝旧臣的口子又一直不大,他们就算想告密,也没有门路。

再说世家大族哪怕门头没了,心里头可清楚。但凡靠着告密上位的,脊梁骨都挺不直,得被人戳几辈子。

就像常王妃薛氏,她可以荆钗布裙,可以给竺年下跪,但名誉是比性命更重的东西,让她丢弃掉这一些去逃命,是万万不能的。

相比较竺年从别处调集来的人,尉迟兰手下的人对姜国的环境更加了解。

姜国皇室被世家挤压,姜卓只能拼命南下伐月,求得一线生机。

在此过程中,姜国的国力被抽空,拿下大月之后,他心里面堵了一口气,就把姜国旧地晾着,等着哪天那些老世家们受不了来向他认错求饶。

哪怕没有被作为战场,但姜国旧地的无数男丁不是作为士兵,就是作为厢军等劳役,死伤无数。

不知道有多少人回不来。

有些侥幸活命的,干脆在大月落地生根的也不少。

更有许多世家大族干脆举家南迁。

留下的姜国旧地那么广袤的地方,已经变得空心化。

大量的城池,有些连守城门的都没几个。

北境尉迟这支以骑兵为主的军队,在大平原上来去如风,如入无人之境。

尉迟兰本就不是依靠个人勇武的将领。

他书读得多,都能给竺年当先生,又能和竺年这个机会主义者格外投机,在打仗这件事情,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竺年手下有一批能言者,只能发动常规性精神攻击。顶多配个喇叭,配个唢呐,攻击距离更长一点。

尉迟兰手下也有一批能言者,也能发动精神攻击。

不过他的能言者都是读过书的,甚至结合了竺年说的某些心理学知识之类,另外培训了一番,已经成长为了一群真正的说客。

类似乐云等大和尚,现在都是直接归尉迟兰管辖。

除了这些宗教界人士,尉迟兰手底下最强的,是一批真正的学问家。在学界,报出名头能抖三抖的那种,是天下读书人的标杆。

僧众有信徒,学问家自然也有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