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页

长年累月,商队经过停留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个小集镇。

由于位处边境,整体人烟比较稀少,流寇倒是不少。出于自保,人群聚集的地方最后都盖成堡垒的式样。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有墙围起来的地方就叫做城。

边境地区往来人员复杂,被叫做小城的,有集镇,有村落,也有一些真正的小县城。

要是把边境线以东三天以内的路程包含的小城都算上,竺年他们光是找到姜扶,都得找上个把月,还得是运气好。

虽然竺年已经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但既然有人有消息,那听听也不错。

知道消息的人是被带开了分别问的,除了少数几个明显胡诌的之外,大多数的信息最后倒是都汇总到了一个地方——常阳。

常阳,位于常水之阳,地方算是在卫州,倒是个正经的城,有一小片常水冲击出来的肥沃土地,是西北这里少数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地区。

可惜面积不够大,水利也不太好,春夏容易发生洪涝,城不大。

行军途中,李曲不太明白:“您是怎么猜到常阳的呢?”

离开尉迟泰河所在的盆地之前,竺年就说过这个猜测,现在看来可能性很大。

“这有什么难猜的。阿扶的封地在常水一带。他就封两年,新婚燕尔就上了战场,现在有了休息的机会,不能回到封地,还不能和王妃小聚片刻吗?常阳不是距离他封地最近的地方,但是交通最便利。你猜,常水上现在有多少码头?”

他还能不了解阿扶弟弟嘛。

李曲一听,脸都扭曲了:“他们就会偷师,不会干一点正经自己的事情!”

竺年无所谓:“他偷我们也偷。养马的本事,咱们学到不少。”

和姜国整体造船和水利人才稀少不同,他身边有尉迟兰这位行内人。有专业的先生指导,他学习起来比他们快多了。

他对常水了解不多,这次过去能见见,可惜时间不够,不然还能深入考察一下。

沈化那边水泥的研究成果喜人,等钢筋能够量产,他说不定就能搞搞大体量的水坝。

黑荥州遍地的麦田,灌溉用水就来自常水支流。要是能够治理好常水的泛滥,沿河都是很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

这么平坦的土地,让他这个来自多山地区的羡慕哭了好不好。

虽然这地方气候比南地寒冷得多,就算水利跟上,顶多就是种上一季粮食,能不能再种上一季蔬菜都两说。

虽然南王府在海外的州,有不少一年三熟好地,压根不缺粮食。

但!是!

谁还会嫌粮食多呢?

再说,粮食缺不缺的,也是相对来说。

一碗粗粮和一碗精白米都是一碗饭,但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