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页

至于卫家在姜国那边的势力现在怎么样了,他还真不知道。

等回了军屯,红三才小声问了一句:“蓝组的人?”

“不是。”

“嘶——”红三倒抽一口冷气,“那卫家……加上是先生……”

姜国的皇帝对竺年盯得太紧,也就是在银城这边因为荒芜才略微放松一点。

竺年行动受限。他们这些人的联系和其他方面的协调,全都靠尉迟兰来维持。

不得不说,哪怕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竺年还受了尉迟兰非常多的影响,但是行事风格上,尉迟兰动手可比竺年狠多了。

竺年做事,永远带着一种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的余地。

竺年这会儿在银城堪称岁月静好,唯一惦记的就是要让尉迟兰多吃几顿苦瓜,不然年糕要透支。

他没想到的是,姜卓刚回京城,就接到了卫国公……卫侯的求助。

“安昌来袭,求陛下增援!”

作者有话要说:降火良药

糕儿o( ̄▽ ̄)ブ:苦瓜。

先生(+w+) :年糕。

糕儿( ̄w ̄):野菜。

先生╰(°▽°)╯:胖狸奴。

糕儿(╯‵′)╯︵┻━┻:要被吃伤了!

(完)

第一百九十三章 气泡酒

世界大棋盘,从来不是单机游戏。

也不是竺年上辈子玩的那种,对家只有一个。

譬如南王府,就和西南昌国进行了非常长时间的斗争,一直到前两年,才算是拥有了相对稳定的边境线。

南地更南方,也有诸多邻邦。只是这些邻邦体量小,对南王府构不成威胁,反倒十分依赖南王府的资源,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和乐的氛围。

卫侯所说的安昌国,和昌国写出来很像,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一南一北毫无关系的两个国家。

从语言体系到人的长相都不一样。

安昌国在姜国以西,在上层方面是一个较为各方面都接近姜国的国家,擅于骑射渔猎,也有农耕。

但是安昌国构成来源复杂,最早是类似姜、玢等分封的诸侯国,后来容纳了许多别国出逃的残兵败将,又融合了一些西方民族。到现在和最早的安昌国一点关系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