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

竺年已经收拾赶紧,还在亲自下厨做菜。

宫人就来说屋子已经收拾好了,带太后去了隔壁一处比竺年住的房子更大的宅子,又另外一个宫人,把几位小殿下带去了另外一处宅子。

一行人不说风尘仆仆,也是远道而来,换了衣服、妆容,忙活了好一会儿,才收拾成华贵样子来参加竺年准备的接风洗尘的晚宴。

毕竟是小院,不是正经王府,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宴会就摆在院子里,搭好的架子上悬挂了高高低低的琉璃灯,两个厨子在边上烤全羊。

没有歌女舞伶,他们就自己弹琴奏乐,也是一片欢歌笑语。

食物没有宫中精致,但是味道极美,大快朵颐反倒更符合姜家人的豪迈。

竺年听着长随给他讲解姜家“骨子里的豪情壮志”,表面符合,内心不以为然。这些小公主小皇子,懂个鬼的豪迈?

再说,大口吃肉就是豪迈了?和豪迈沾边吗?

欢快的夜宴没有持续多久,太后年纪不小,小殿下们又年纪太小,又是长途旅行,大概就过了一个时辰,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接下来没有吃完的酒肉,自然是御林军他们的。

尉迟兰交代了一声:“不要太过吵闹。”就拉着竺年也离了场。

竺年看他竟然表情平静,有些意外:“今天学生们表现还不错?”

尉迟兰回屋自己泡了一壶菊花茶解腻,闻言没好气地瞪了一眼竺年:“你不提他们,我能少气一点。”他一连喝了三盏茶,还是气不过,“我就不明白,这么简单的文书,照着固定格式抄,剩下的把事情说清楚,这么简单的事情,也能出错!”

两名军屯的学生,一个是红四,另一个是改朝换代后派下来掌管军屯的军官,姓蒋。

蒋大人有上进心,自诩聪明,虽然是军官,但学问不错。他自觉年纪不小,身上又有伤病,将来不好再上战场,就谋了这么一个职缺,想着好好管理一个军屯,过过小日子也和美。但既然有机会能够跟着尉迟先生学习,这样的机会他自然不能错过,说不定还能更进一步呢?

当然,这位是真的自诩聪明,不然不会权利被竺年的人全都架空了,还美滋滋的来上学呢。

红四来,那属于陪绑。他倒是真的有些基础,毕竟南地的基础教育做得比北地好很多,他又是竺年亲卫营的人,各方面受到的教育都不差,甚至还在梁州研究院挂名。但,他要是真的能搞得明白当官的这一套东西,他就不会在银鱼里面了!

今天他不是竺侯,就是茅高远那样的角色,怎么会是红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