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页

汉子长得老实巴交,身材和脚步看得出练过一些功夫,但也就这样。

汉子话不多,但不木讷。听完竺年说起那些匠人后,他恭恭敬敬地说道:“屯里确实缺匠人。可既然是买卖,分文不取不妥当。殿下还是收一些钱吧。”

于是最后象征性的,一个人算了一文钱。

长随当下写了买卖的契书,笔尖微微颤抖。这一文钱,比不要钱还侮辱人。

该!

几个烂赌鬼,能把老婆孩子都给输掉!

关了那么多天,也不见他们问起过一次老婆孩子。

亏得他们王爷能做主,不然这些妇人和孩子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几个赌鬼很快就离开了银城,倒是通知了他们家人,但出来送行的没几个,也没人给他们捎上一个铜板或者一个饼子。

这些天因为赌鬼的事情,他们这些家里人也因此被人“另眼相看”。倒还不是因为赌,而是因为他们表现出来的不要亲人的冷血无情。

虽然要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也未必能够表现得多高风亮节,但是一点都不妨碍他们鄙视别人。

过后不久,这批妇人和孩子也离开了银城。

去向哪里,他们自己没有主张,都是凭竺年安排。

竺年安排了哪里,也不会和别人说。

顶多有几个背后嘀咕几句:“怎么说也是我们老张家的娃,怎么能就让人带走了,连个信也不留下?”

马上要被人怼:“当初小殿下让你们把人赎回去,不过五十文一个娃,你们都不出,现在倒是想起来是老张家的了?”

有人说得更不客气:“留个信下来,方便你们去吃绝户吗?”

“怎么说话这么难听呢?他们孤儿寡母的,怎么也得有个照应不是?”

“哟!嫌我们说话难听,怎么不看看自己做事难看?”

“孤儿寡母什么的,我寻思着你们儿子也没办丧事啊!”

一群人吵做一团,很快就把那些赌鬼的家庭给怼了回去。

口头便宜其实倒无所谓输赢,但是有一样比较让人头疼的,是孩子们的婚事。

什么年头成亲都讲个门当户对。

像他们做工匠的,也大都是相互之间结亲过日子。哪怕是将来出去做工,一家人出去也比较好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