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只是原先的女学已经变成了福寿堂,所以现在得重新修一个女学,还得另外修皇后居住的行宫。

适逢涨水期,不能兴修码头,正好从一号码头退下来的匠人们,来修建这些大工程。

竺年本来还想给匠人们放上半个月的假,没想到一天假期没捞着,他自己还得京城、沃州两头跑。

尉迟兰倒是想帮忙担下京城这边一号码头的事情,本想着反正都快收尾了,事情应该没那么专业,他应该能够搞定,反正他平时都在边上看着,觉得自己已经是半个内行了。

结果……结果不提也罢。

半路出家的工部尚书韦逸仙,为了这个事情,直接就住进了梨园精舍。

他家晚辈在这里买了个小院,现在正好方便。韦逸仙还做主让一群相关的官吏,一起住了进来,准备就守着码头完工。

这么多高级官员的入住,一点都没有影响到附近人们的生活。

天天对着一位会亲自来买菜的小王爷,经常还能见到皇子,陛下也偶尔能看到,几位大官的到来,那有什么稀奇?

伴随着人们衣衫逐渐变得单薄,今年初春种下去的花草树木呈现绿意,到逐渐葱茏,往来码头工地的工匠变少,码头招工的告示贴满了京城、京郊。

“薪俸每月初五发放,年底根据表现发奖金。”

“要求这边有写,您想做什么工?”

“您别光看待遇,待遇高的那些要求也高。”

“不光是识字,得考试。”

“不管识不识字的,得先考试录取。录取后先培训,培训通过才能上岗。上岗后试用期一个月,通过之后再正式入职。”

“是挺麻烦的,但咱们待遇也好啊。您全京城瞅瞅,上哪儿还有这样的活计?”

“是辛苦。可干什么活不辛苦?”

“宿舍就是梨园小筑的二期。对,二期已经造好了。学校也有,和一期的学校有点不一样,教的学问更深一点。”

“有意向的来我这儿领报名表。报了名的一会儿直接有车,满一车就去码头那儿考试。”

一号码头这里,竺年几乎可以全权负责。

他这一手公开招聘,把一些准备往码头安插人的官员们打了个措手不及,忍不住私下抱怨。

“怎的这么不讲究?”

“就是,码头事关紧要,怎的可如此安排?”

也有人不屑道:“不过是几个无关紧要的职缺,为何不能这么安排?”

“难道谁家有人连个洒扫的职缺也不放过?”

“哎!可能是自家纨绔考不过一些商人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