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后来时局不稳,许多行商不敢走大路,改走走小路的人变多了,倒是让西马村在商人中间有了些名气。

西马客栈的名头愈发响亮。

妇人们在忙碌中,已经不太想起曾经的悲惨遭遇,遇到的人多了之后,也想着开启新的生活。

这位妇人就是在西马村认识了一名小商人。

他年纪比妇人略小一些,早年娶过一个妻子,但是没留下一儿半女就没了,之后自己寻摸着做点小生意,一直没心思成亲。两人就这么走到了一起。

商人是沃州人,既然成亲,自然要把妻儿带回家的。

妇人就带着积蓄和儿子,一起来了沃州城:“本想着能够盘一间店面,继续开客栈也好,卖些简单饭食也罢,无非就是过日子。没想到他人刚走,那些人就跳了出来。我娘家人本就靠不住,我给他们递信报平安,他们连一封信都没回。夫家这边的人,平时也没什么联系,都知道是什么样的货色,没想到还是走晚了一步。”

竺年想到自己曾经还发誓让妇人们过上平平稳稳的生活,现在听着不由得十分羞愧:“都是我做的不好。”

妇人一听,立刻变了脸色:“恩人哪里的话!若非我善作主张,我们在西马村现在可太平着。实不相瞒,我本想着带着孩子们回西马村的。”

西马村不愧是一群强盗建起来的。

村子类似乌堡,又没有乌堡那么大,只突出一个实用,易守难攻,又处于交通便利之处。虽然确实没有可供耕种的土地,但是在乱世之中保平安比什么都重要。

一些原先来帮助的尉迟家人,在征得了村长大姐的同意后,搬迁来了好几户人家。如今只要不说,一般不会有人再去想到这个村子的过去。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竺年提议派人送妇人回西马村。

妇人却一口回绝:“恩人身边现在难着吧。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什么忙,暂且先让我跟着两位恩人吧。”

她是在强盗手底下磨出来的察言观色的本事,性格又坚韧,若非如此,早就已经死了。后来在西马村开客栈,又嫁与商人,府里面的情况不对劲,几乎一眼就看了出来。

她是不清楚那些权利斗争的东西,若非这一遭,压根没见过什么官,但她能看出竺年的处境艰难。

竺年不想多牵扯别人,无奈她还是很坚持,最后只能说道:“那你先带着孩子们留下,等我们回京的时候,你再考虑考虑。那时候路上好走了,你想去哪里,我都派人送你。”想了想又补充道,“你若是不想离开沃州,我就把那两家人都送去别处。”

经了这一遭,妇人既不想姓娘家姓,也不想跟夫姓。她小名一个萍字,就让人叫她萍姐。

萍姐能说会算,直接把整个后衙的管家事务都接手了过来。她对沃州熟悉,又有女人的细心,新来的使用人被她管得服服帖帖,各方面都妥帖了不少。

禁军们闲来无事,还会帮着她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