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宴瑞就笑,喝了口茶,吃了两口点心,夸赞了一番之后,又说起一件事:“坪阳的事情,年哥有什么打算?宫里头的两位殿下也差人来问过,我们几个在外面方便,商量来去总怕出错,还得来问问年哥的意见。”

他这话一出口,竺年就明白这位宴家的三公子不仅年纪最小,而且本事最不简单,应该算是这群精英子弟默认的头。

他今天来,不是因为借着送请帖顺便,而主要是因为这件事情,送请帖才是顺便。

竺年也不推辞:“先把你们的打算说来我听听。”

宴瑞就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

册子不算厚,上面的内容倒是很详细。

竺年和尉迟兰头挨着头,很快一起看完。

宴瑞难得有些忐忑。

坪阳的一切给他们的触动太大了。若非真切地看到,他们绝难想象,就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地方,还有人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但要说促使他们做出如今的决定的,只是出于同情心,那也不是。

应该说,同情心只占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真正让他们把坪阳县遭受猪灾当做一件事情去办的,还是因为这是一件恰到好处的小事。

受灾的程度有限,受灾的人群有限,受灾的地区有限。

上哪儿找这么恰到好处的练手的机会呢?

他们将来不说主政一方,自家的产业也不是一个小数目。

他们的年纪就卡在即将迈向成人的关卡。

若是连坪阳县的这件小事都不能好好解决,那将来他们怎么去管理更大的地方、更多的人、更复杂的事情呢?

两看人完了,尉迟兰先笑:“难为你们能找到这儿来。”

宴瑞早就在一路上看出这两位哪怕和他们的年纪相差不大,能耐早就已经不在他们同一辈,而是他们的父辈、甚至爷爷辈一起同台竞技的高手。被尉迟兰这么调侃,他也不窘迫,乖乖当个孙子,笑眯眯地吃点心,还一点都不客气:“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给我拣一盒,一会儿我带回去吃。不行,我今天来都来了,得住一晚。”

这下尉迟兰倒是没拒绝,直接让人给他收拾屋子,又问他吃食方面有什么避忌,对竺年说:“这方面你比我熟,你来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