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反正他是不想再遇上那种麻烦。

皇后倒是很满意他这样的态度,笑容比起以往要来的真诚,走到他身边挽着胳膊一起走:“陛下今天一同在母后这里用膳?”

“好。”姜卓对这些事情不怎么在意,后宫的事情向来是交由皇后做主。

等吃过了晚饭,他才说起尉迟邑的提议:“你们说,这不是荒谬嘛!”

他说完,见太后和皇后竟然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不由得感到奇怪,“难不成,你们觉得尉迟邑说得有道理?”

婆媳两人对视一眼。

太后说道:“确实不无道理。”

太后的分量,显然和尉迟邑的分量是不一样的。

姜卓父亲早亡,继位的时候尚且年幼,太后长期执掌朝政。

等姜卓行了冠礼后,太后就亲自扶持姜卓亲政。

姜卓对太后极为敬重,也清楚太后的政治智慧。

见姜卓摆出一副求教的姿态,太后分析:“不提嫁娶,尉迟兰若是和竺年成亲,南王在无法对付我们的情况下,必然会憎恨尉迟兰。这样,南王府和北境尉迟两军就走不到一起。

再者,无论是以尉迟兰的身份,还是竺年的身份,这两人若是在一起,但凡他们要一点家族的颜面,都不能再留下子嗣。纳妾都不能。

一个不能留下后代的世子,南王会怎么想?南王妃会怎么想?南王的那些儿子们会怎么想?”

姜卓一下就茅塞顿开:“不管如何,朕既然已经许诺竺年南王世子之位,必然信守承诺。只是司天监尚未报上良辰吉日,朕且催催。”

南王府内斗,势力就会削弱。最好是分崩离析,可以方便他逐个击破。

太后点点头:“尉迟邑将军说的倒也没错。他是尉迟兰唯一的长辈,他来向你求娶世子,倒也是合适的。尉迟小将军的身份也配得上世子。”

皇后补了一句:“臣妾也是这么觉得。初初听来觉得意外,仔细想想尉迟小将军倒是比茅姑娘要合适得多。年龄也合适。”

“怎么想到茅家的姑娘?”茅家在姜国是个大家族,但是经此一役元气大伤,显然没个几代人无法恢复到昔日的风光。这几代人的时间,还得看其他家族给不给茅家机会。

“方才陛下来的时候,慧兰郡主来了,提起这个事情。”皇后说了个开头,见姜卓一脸茫然,“浃王的女儿,嫁到茅家去的那个。”

姜卓“哦”了一声,显然还是没想起来:“茅家的姑娘就不用提了,身份不合适。”又冷笑一声,“王叔怎么教的女儿,不知道竺年杀了多少茅家军吗?”把自己家的姑娘,嫁给仇敌,是指着仇敌和她一样没脑子?

太后摆了摆手:“她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身边就跟着这么几个姑娘,也没什么合适的人选。她倒是想让女儿嫁给尉迟小将军来着,人都没见着,先被尉迟将军骂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