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页

若不是知道姜卓的用意,竺年还真会受宠若惊:“我爹娘待我都没这么好。”

他爹娘就直接丢给他一个南王府,想要什么自己挣钱自己买就是了。

伺候的大管事闻言,记在心里,嘴上问道:“工部的大人说主屋那边修起来要费些时日,不知道殿下怎么打算?”

罗家的宅子前后一算,空置了已经有三年。

这几年局势乱,加上当年走的时候,竺年做得比较绝,把家当能搬的都搬了。一栋缺乏维护的大宅子,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差错,细究起来连主屋的砖瓦都有被扒的痕迹。

竺年去看了一下,发现还真不是给自己打马虎眼。

他就带着一群匠人,熟门熟路地七拐八弯:“先把这边的院子修了。”他对大管事说道,“这是我娘出嫁前住的院子,我先前到京里来,住的也是这里。”

反倒是京城的南王府,他还没去住过,现在看姜卓的意思,也不准备让他住在南王府。

大管事得了命令,马上就和匠人们商量起来,心里头暗暗咋舌。

南王妃当年一个未出阁的姑娘,住的院子竟然如此之大,构建之精巧还要胜过不少大户人家。

他跟着竺年转了一圈之后,发现这边的院子还不止是好看,完全是一个功能齐备的府衙的结构。

住宅、精巧的园子、学堂、校场、各色人员办公的地方,也不缺少配套的生活设施。

能够这么布局,一来是罗家的宅子确实是大。

罗家再怎么落魄,那也是个世家,底子还是有一些的。罗娥嫁给当时还是皇子的宋恒的时候,就非常受宠。她长得貌美,又擅于揣摩人意,说话又好听,不但讨宋恒欢喜,在先帝先后面前也极为讨人喜欢。而且罗家和朝廷几乎没什么牵扯。罗家人喜爱的,也无非是锦衣华服。赏赐起来,不需要有什么顾虑。

等宋恒一路从二皇子变成了太子,再到登基。罗娥变成了皇后。罗家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

来自天家的恩宠,无非是些钱财,反倒是最不重要的东西,给得也就格外大方。

再加上罗家人少。哪怕大女儿留在家中,也统共就生了一个儿子。

三女儿罗英更特殊一些,早早和竺瀚定亲之后,教育全盘由宋萱接手。哪怕是洒扫的粗使丫鬟,都是宋萱来安排的。院子的格局自然也有宋萱的讲究,更接近于培养上位统治者的需求,反倒缺少一些闺阁女子的绣楼之类的布置。

这部分宅院和住宅相对独立,反倒没遭到太多破坏。

竺年对这里也熟悉,直接走到自己原先住的房子:“瞧着还行。”

匠人们还是仔细检查了一番,发现这里很完好。

大管事就指挥着下人们把屋子仔细收拾了一遍,再领着木匠来把家具抬进来拼装。

大家具没法直接做好了抬进来。现在木匠们做工都是放哪儿的家具,就在哪间屋子里做。

哪怕只是最后的榫卯拼接,木匠们这一天也就把竺年房里的床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