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采药人的路径和古栈道的路径,并不完全重合。七天里,有两天他们是自己露营的。

采药人小屋哪怕再怎么简陋,也比露营要舒适得多。

竺年在前面带路,速度已经明显比刚出发的时候慢了下来:“还不算,不过今天顺利的话,我们中午就能差不多到了。”

其实这种以天堑作为划分的界线,并没有多么明确。

譬如说楚江,把大月简单分为南地和北地。但非得要说具体到楚江哪里才算是南地,也没个明确说法。楚江在舆图上都是一条宽面条,搁现实里哪怕做渡江生意的,偶尔也还会翻船呢。

宿州和阳州,一般以迁山最北端的一处小山头为界。很多年前,这里还是国界,到了前朝就变成了古栈道的一段,叫界首山。

竺年在这方面的判断从不出错。到了中午的时候,哪怕天还在飘着雪,他们还是到了界首山。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界首山上竟然有人,人还不少,甚至带队的都是熟面孔。

“杨三郎?”竺年都很惊讶。

杨三郎更是如坠梦中:“小王爷?您从哪儿冒出来的?”

他是亲眼看着人出涉阳关去了姜国,怎么到这儿来了?还只有两个人,难不成……

“别想太多。我们从宿州过来的。”前面的路面没有铺,但是积雪清理得很干净,竺年几步就走到杨三郎跟前,“跟我说说,阳州现在怎么样了?”

迟钝地意识到自己刚才说的话有多么不妥,杨三郎涨红着脸一边带路,一边说道:“茅军主力已经歼灭。剩下一些溃逃的,现在还在搜捕。”

“这么快?”竺年有些意外。

茅军主力占着阳州州府,整个阳州最大的粮仓,除了没有援兵,其实根本不用担心其他方面的补给。也就是州府疏于修缮,若是换做沃州城那样的城池,坚守州城,怕是坚守个三五年都不成问题。

哪怕被他吃掉了十万,也还有二十万人。

他这才走了不到两个月就没了?

杨三郎说道:“十弟让人写了许多纸条,扔到茅军那边,还派人喊话什么的。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我爹让我来这儿修古栈道。”他已经在这荒山野岭待了一个月了,整个人心平气和,甚至忘记自己还曾经想着出去阳州开疆拓土,完全是一位匠人,一位大师傅!

附近有个小营地,里面东西一应俱全。

竺年吃过饭,就把古栈道的舆图画出来,顺便告诉他哪里还是照着原路修,哪里地形变了,要改道哪里,最后说道:“我也是初步考察,具体修的时候,你们还是自己判断。等到开春之后,我再让镇北王府那边来联系你。”

杨三郎一脸麻木,却又一点都不感到惊讶,道了谢,又仔细收好舆图,亲自把人送到能够骑驴子的地界,才停下脚步。

他家老爹,这一次又走在了竺年后头一步。

作者有话要说:糕儿( ̄w ̄):你为什么要穿女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