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宋觉当然是不知道竺年和尉迟兰的确切关系的,看准了他的犹豫,就继续说道:“尉迟家图谋不轨不知道多久了。尉迟兰狼子野心,杀亲、引贼入关,筹谋已久。”

“啊?”竺年下意识反驳,“那是尉迟邑里通外国,引了姜国入关,和尉迟兰有什么关系?您说杀亲?尉迟邑终于死了?”

“没有。”宋觉意外竺年的版本,但是仔细想想反而更加说得过去。

毕竟作为尉迟家的正经当家人,尉迟兰没有太大的必要,起码是在这个时候去勾连姜国。

从舆图上来看,其实北境尉迟所在的黑荥州和汾州是相邻的两个州。只是由于山川阻隔,想要从汾州到黑荥州,得绕道京城,再从京城去黑荥州。

而作为宋家的后手,镇北王府一直十分关注有能力谋反的势力。南王府距离太远,他们鞭长莫及,北境尉迟是重点关注对象。

但是他们的信息来源其实多仰赖天家。现在大月“天家”岌岌可危,哪里还能给他们提供这些便利呢?

现在宋觉得到的消息,是自己临时派出去的人带回来的信息。

这些人虽然专业素养很不错,但信息搜集这一块是需要长时间投入的。尤其现在各地人口流动少,很多地方都是完全的熟人社会,无论是一个能说会道的陌生人,还是要买通一个消息灵通的当地人,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这就造成了宋觉得到的消息,都是一些表面信息。

针对尉迟兰被说杀亲和因贼入关的消息,竺年哪怕不认识尉迟兰,也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尉迟邑派人放出来的假消息。

这对叔侄的矛盾由来已久,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在如今,名誉有时候又是比性命更重的东西。为此,尉迟邑把脏水往尉迟兰身上泼,非常理所当然。

既然话都能传到了宋觉这边,那说明黑荥关那边已经被尉迟邑完全控制住了。

宋觉问:“你还相信尉迟兰?”

竺年没正面回答:“等着看吧。”

“等什么?”

竺年的视线落在大月京城之上:“等姜国宣布攻下大月,看给的官职谁更高。引兵入关这样的‘功劳’,怎么也该给个大官吧。”

一直没吭声的一名大臣突然赞同:“确实如此。如今事已成定局,且看后效吧。”

如今看来,姜国军队迟早要攻入京城,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等姜国真正占领京城,或者更早一点的年关,姜国必然会论功行赏。到时候,谁的功劳大,不是一目了然嘛。

竺年有些意外于这些大臣们口中的洒脱,一点都不把大月的存亡放在心上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