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页

竺年和两名斥候结伴骑行,还闲聊:“你们胆子真大,也不怕认错。”

两名斥候笑呵呵道:“小殿下这样的人物,哪能认错?”

竺年也没问他们什么汾州和镇北王的情况,一是避嫌,二是普通士兵未必知道。

等他们到了汾州城,守门的将士没盘问,就把竺年放了进去,然后把他一个人留在了瓮城里。

值守的将领亲自给他拿来了食水:“小殿下莫怕,在此等等就好。”

竺年下马,笑眯眯地接过:“多谢将军,我不害怕。”他说完,就着食水吃了起来。

将领就这么站在他身边,小声提醒:“您怎么从姜国那边过来?”

竺年就把自己这一路的大致行程说了:“可惜马上天就要冷了,不然直接抄了他们的老窝……嘿嘿嘿,搞不好咱们和他们的地盘换一换。”

将领听他从涉阳关一路走过来,还说带着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满脸不可思议,问了许多细节。

竺年也不瞒着:“现在人都在白岩城。我看那边城里都空了,若是可行,还请劳烦将军尽快把这些百姓接进来,不然到了晚上难过。若是汾州不好安排,我再另想办法。”

将领一听,立刻派了斥候,接了竺年的一个玉佩去探听。

汾州的条件在北部六州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但确实寒冷。而且由于宋家一直把这块地方当做后手,在各方面都有意弱化他们的存在,别说迁徙过来的外来人口,就是商队也很少。

他们极度缺人。

若是竺年所说的都是实话,那么他们将会马上就有一批正值青壮年的妇女和一群儿童。他们缺乏威胁,非常好安置。

等将领快速安排完之后,竺年也吃完了酥饼,拍了拍手问:“一会儿是皇叔来,还是堂兄来?”

将领一听这个问题,从兴奋中冷静下来,往竺年身边靠近了半步,下意识想低头说话,结果发现竺年看着瘦瘦的,竟然还比他高半个头。

竺年会意地低下头,问:“怎么了吗?有什么不好说的?”

小地图上城里面一片绿点,连黄点都看不到多少。

“也不是不好说。”将领压低声音问他,“您是不是哪里惹王爷生气了?他回来发了好大一通脾气。”

他们也不知道具体细节,反正所有人都得到了看到小殿下,就把人看起来的命令。

从这个命令也能看出,宋觉并没有想对竺年下死手,更像是……嗯,提着藤条站在家门口守着皮猴子的高祖奶奶。

竺年下意识摸了摸屁股,手掌接触到厚实的狼皮,觉得自己今天穿得厚,不怕。

宋觉一到,就看到偌大的瓮城里,竺年和值守的将领头碰头站着,手还在摸屁股,虽然是在摸自己的屁股,但是:“你瞧瞧你像什么话!”

竺年直接就跳了起来,飞快地往将领背后一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