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页

他们就直奔南壶城,没想到根本进不去。

守城的官兵面容严肃,怎么好说歹说也不放行。

最后还是竺年用钱砸,砸出了一个消息:“北边起了祸事。咱们城里的几位杨家老爷前几日就往北边去了。”

竺年面不改色地往官兵手里又塞了一片金叶子。

官兵就压低了声音继续说道:“听说,真的只是听说啊,杨府里有哭声,摆了灵堂。”

大概是因为竺年真的给太多了,官兵也不太好意思:“这南壶城你们是不用想了,肯定是进不了。你们要是非得进阳州,就去边上绕。从这儿往东,顺着山路走,随便找个村子,那儿的人知道路。”

“多谢。”

竺年按照官兵的指点离开之后,才小声议论开:“难不成……杨酌死了?”

作者有话要说:糕爹(ノへ ̄、):你差点忘记给老子写信。

糕儿( ﹁ ﹁ ):你又不给我布置功课,忘了正常。

糕爹( ̄w ̄;):那我给你多布置点?

糕儿 (= ̄w ̄=):好啊,你把南王的政务自己处理了,我来写功课。

糕爹( ̄w ̄;):那还是不了。

糕儿( ╯-_-)╯┴—┴ :切~冤种爹,还得儿子来帮老子写功课。

(完)

第一百一十三章 蓄谋已久

听到竺年的猜测,尉迟兰觉得这事还有待商榷:“只是小道消息,不一定可靠。哪怕杨酌真的死了,应该也不至于如此。”

山路狭窄,马匹的速度放慢。

“我也知道不太可能,就是说说。”竺年看着依旧冒着烟气的山头,热得脑袋也跟着冒烟,忍不住抱怨了一句,“这鬼地方,比南泉的夏天还热。”

守城士兵给他们指的路含糊不清,显然是碍着同僚在,并不能和他们多说话。幸好竺年也不需要指路,山中的路径竺年一马当先,绝对不会迷路。

尉迟兰跟在竺年身后,看着他顺着后颈流下来的汗水没入衣领,咽了咽口水,感觉整个人都燥热起来,在马背上略微不自在地动了动:“是很热。”

竺年只是单纯的热,不是尉迟兰那种复合型的热。

狭窄的山路让队伍拉长成一条直线。